对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中“人定胜天”的理解

来源 :第六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要想解决生态问题就要积极努力,提高人类认识水平,扩大人类的认知范围,不仅关注眼前利益,更应该把长远利益纳入到认识、学习的范围之中。同时,也应该看到,制度的更替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关注单个资本家不能注意的生态问题,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态得到显著改善。作为后发的国家,更应积极学习吸取一切文明成果来为当今服务,这也许是“人定胜天”的最积极的做法之一。
其他文献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当前军队研究生教育中一种全新的学位培训类型,对加快军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深刻剖析当前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现状与困境,立足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具有我军特色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对策,切实提高军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近十年,笔者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政策制度问题,特别是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政策、制度方面的问题.现代化的一个研究重点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人文缺失和现代学校制度的人文追寻。目前建设的现代制度的一个立足点是更强调或者更重视人文关怀,也就是说,制度不仅要告诉制度内的人不可以做什么,更应当告诉制度内的人可以做什么,你有权利做什么,这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以人文为核心价值的制度建设。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前三十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确实有太多值得研讨的方方面面.本研究基于湖南的实践探索,从三个方面探讨教育从业人员专业化与教育现代化.随着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日渐清晰,加快教育从业人员专业化,特别是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一个共识。教育从业人员专业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素,也是教育现代化重要的考量。目前,湖南省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较多问
在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的形势下,参照北京及其他部分地区十多年来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建议:有必要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战略,以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理念,重新定位三地区教育政策、课程内容、教育教学方式和学校建设的改革与创新设计,以高质量、高品位的教育,为促进地区社会、经济
一个国家是否达到现代化水平,其中重要的衡量依据就是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教更是加快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必要的政治和法律措施.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职业教育体制现代化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为此,提出建立我国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制度,明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明确职业教育的终身属性,建立与体系相适应的经费保障制度,明确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与权利等可性性建议。
"互联网+"时代需要在新思维模式下应用与时俱进的新技术去整合资源,完成互联网化的全面升级,"互联网+博物馆"也成为了故宫博物院迎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将初探在互联网思维下,如何将本院多年积累的大量数字资源整合、再利用,如何将已有的数字展示项目进行升级,以既符合时代需求又经济有效地使数字资源最大化利用.本文将以故宫博物院虚拟现实展示项目为例,介绍在此项目升级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如何选用适合
该研究旨在对面向数字展厅的观众,对其参观动机进行专门研究.该研究建立在公共社交平台基础上,以即将筹备的"养心殿数字展"为主题,进行专题研究.共收到有效反馈4138份.统计数据显示,由于数字展厅的观众具有年轻化的趋势,他们的参观动机与实体展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部分区别,特别是由于对新技术的了解,他们对于在博物馆中应用新技术具有相当的热情.
本文引入路径分析,构建前因变量、中介变量、结果变量以及外界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对微信用户体验样本进行假设检验并开发了测量量表,分别检验理性行为理论和Hofstede文化维度理论的不确定规避等因素对社会临场感影响因子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微信实时营销传播过程中,用户体验的影响因子包含情感社会临场感、感知社会临场感和理解社会临场感三个维度,并遵循情感、感知和理解的逻辑关系顺序.同时,社会临场感通过中介
在互联网时代,媒介主导型新闻生产框架受到强烈的冲击,用户更大规模、更深层次地参与到新闻生产中,于是"选择新闻"的权力开始从传统的新闻生产者转移到受众.然而,这也意味着失去建制式新闻生产对专业性的保障,带来混乱与风险.因此,在拥抱新的新闻生产方式的同时,首次应该积极培养互联网时代的"合格受众",并且努力建构专业的新闻生产者与公众更开放、更透明的合作机制,才能让公众真正有效地参与新闻生产,最终"定制新
尊老爱幼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基本的伦理规范,也是作为儒家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但是近年来老人倒地要不要扶却成为社会的一个普遍争议的话题,这不但说明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导致对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与认识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前公民道德建设在社会中面临着新的课题和重大考验.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公德视域中来把握传统文化内在本质,以此建立其转变的基本机制,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孝道文化为特质的传统文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