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盆地优质烃源岩发育特征及其控藏作用--以海安凹陷孙家洼次凹为例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主要烃源岩发育在泰二段和阜二段,但烃源岩纵向上发育并不均勾,高丰度的优质烃源岩只发育在部分集中段,泰二段优质烃源岩段发育在泰二段的下部,阜二段优质烃源岩段只发育在阜二段的顶部,油气资源的主要贡献者就是这两套优质烃源岩.研究表明,优质烃源岩的纵向发育特点控制了烃源岩的排烃方向,泰二段优质烃源岩主要向下排烃进入泰一段的砂体,阜二段优质烃源岩主要向上排烃进入阜三段砂体。随着埋藏深度增大,孙家洼次凹阜二段优质烃源岩生烃潜力指数呈现出由小变大再变小的演化规律,表明孙1和孙3井阜二段优质烃源岩埋深都未达到大量排烃的门限。从烃源岩和已发现原油的成熟度对比也可以分析有效烃源岩的埋深条件。有效的优质烃源岩与输导砂体分布的空间配置关系是决定油气能否成藏的关键要素。
其他文献
柴达木盆地西部(简称"柴西")在第三系作为常年性内陆封闭咸化湖盆,暂歇性洪水 以及强蒸发作用的共同控制,导致柴西烃源岩具有相变快、非均质性强、高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偏低的特点,作者采用改进的源岩测井地球化学评价方法以及Trinity软件技术对柴西区优质烃源岩(T0C>1.0%)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研究表明,柴西区是存在优质烃源岩的:层位上,主要发育于下干柴沟组;平面上则表现为,主要包括红
盆地数值模拟包括地史、热史、生烃史、残烃史、排烃史、运聚史、保存史等7史.热史模拟的功能是重建含油气盆地的热流史、地温史和压力史.重建热流史、地温史和压力史的过程,就是重建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历程的过程,提高油气生、排、运移聚集的可信度过程.热史是建立在地史模型的计算结果之上,它在盆地数值模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热史是烃源岩成熟演化的最重要客观因素,热史为后续的生烃史、残烃史、排烃史、运聚史提供空间温度
针对陆相断陷盆地多元复合成藏的特点,在对原油成因类型、成藏期次和油气藏类型的差异性分析基础上,结合混源油配比实验和生物标志物绝对定量分析,建立了混源油成因来源定量分析的流程和技术方法。首次完成了东部成熟探区已发现储量的来源构成定量分析,改变了对原有成藏体系的认识。结合压力场特征、油气运移示踪和成藏体系空间展布特征,精确刻画了(半)咸化烃源岩和淡水烃源岩成藏体系从源到藏的组合、叠置关系,揭示了不同来
中国南方扬子地区广泛发育下寒武统、下志留统及上二叠统三套区域性富有机质的页岩,是中国页岩气的首要战略选区.这三套地层成熟度高、后期构造改造强、埋深变化大,与北美页岩气盆地存在明显的差别,目前缺乏含气性及主控因素方面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基与对1000多块样品分析测试数据,结合文献资料,系统总结了这三套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有机质丰度与类型、矿物组成与含量、埋藏历史及热演化程度等因素对页岩
塔里木台盆区的海相原油主要来源于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目前己为诸多研究者所公认,但对于主力烃源层究竟是寒武系-中下奥陶统还是上奥陶统仍争论不休.厘定这两套潜 在烃源层的成熟演化历史,可以为判识塔里木台盆区的主力烃源层及确定其主要成藏期等项 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认为寒武系-中下奥陶统(不论是坳陷区还是隆起区)的主要生油期是加里东期,不存在所谓的海西期-喜马拉雅期长期持续生油;上奥陶统在加里东期业已
准噶尔盆地是一个大型叠合盆地,是中国陆上油气勘探最有希望的地区之一,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石炭系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较高,成熟度范围宽,烃源岩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有机质类型主要是由Ⅲ型有机质组成.在干酪跟分类图上,研究区内样品集中在Ⅲ型干酪根的演化趋势线附近,且沉积环境相似,确定其干酪根母质来源和组成相近.应用其中成熟度较低的样品对整个研究区石炭系进行动力学研究及生烃史模拟是可行的.在开放体系下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勘探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石油储量和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研究表明,大规模发育的长7湖相优质烃源岩在石油大规模聚集-低渗透富油盆地的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从长7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模式,有机母质与生烃能力,排烃特征三个方面深入开展了长7湖相优质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
东濮凹陷位于环渤海湾盆地的南缘,是中、古生界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新生代内陆断陷拉张湖盆,面积约5300km2.区域上主要受兰聊、黄河及长垣三条基底断裂差异活动影响,形成了"两洼一隆一斜坡"构造格局,自西向东划分为西部斜坡带、西部洼陷带、中央隆起带、东部洼陷带四个二级构造带.地层层序从上至下依次是新生界第四系平原组、上第三系明化镇组、馆陶组、下第三系东营组、沙河街组、中生界、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地层及下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地层分布广泛,碳酸盐岩厚度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薄,中东部地层分区奥陶系剥蚀严重,而在盆地西南部地层分区,奥陶系发肓较为完全,本次研究选取盆地西南缘为研究区.马家沟组与平凉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最可能的烃源岩层系(朱建辉等,2011),对于马家沟组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烃源岩总有机碳下限值、有机质类型和生烃潜力方面,本次研究以盆地西南缘马家沟组灰岩、灰质泥岩为研
沧东凹陷即黄骅坳陷孔店凸起以南,夹持于沧东、埕宁两大断裂之间,为一个大型复式地堑构造,面积约4800 km2.该区孔店组地层总体格局由红-黑-红和粗-细-粗的三大岩性段组成,沉积厚度较大,纵向上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自成系统的生储盖组合,有利于油气的聚集成藏. 通过综合分析孔二段、孔一段烃源岩分布特征、有机质丰度和类型、成熟度等综合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沧东凹陷孔店组烃源岩发育,尤其是孔二段作为沧东凹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