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对“对工作最鼎盛期人们的心理健康”的贡献

来源 :中国第二届内观疗法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首先介绍“心理健康活动”的基础上,介绍“对工作最鼎盛期人们的心理健康”的概念以及“中年危机”等观点。同时,介绍在当今社会心理状况下成为新的潮流的新交流方式活动。进而参考具体例子,围绕“自于束缚中解放自己”为目的的内观法的治疗机制,谈谈对自我意识成长的关系的一些见解。
其他文献
目的:对青岛市出租车控烟状况及从业人员相关认知、态度等调查分析。方法:对四家随机抽取的出租车公司管理人员和司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出租车内进行现场观察。结果:调查出租车负责人4人,均没有车内控烟规定,没有开展过相关培训,且全部支持在出租车上控烟;调查出租车司机283人,吸烟对健康影响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8.8%;110名司机在车内有吸烟行为,高于不在车内吸烟者(P0.05),50.9%认为出租车内控烟
本文介绍了宜昌市开展的控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包括的内容,如开展公共场所被动吸烟监测和基线调查、制定完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地方法规等,并评价了近期取得效果。
吸烟虽然是个人行为,但与烟草商变着法儿地挖空心思取悦烟民,引诱烟民,扩大烟民的队伍有关系。人们大口大口地吸着烟,钞票就大把大把地进了烟草商(国有、私有,国内、国外)的腰包。本文下面就从机制香烟的形状、品牌名称、包装及厂家营销策略等方面探讨了香烟对于人们的影响。
中国一些权威内科学,众多案头日常诊疗参考书、手册等书籍并未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疾病,也未介绍尼古丁替代疗法和科学戒烟法,只是在少数几本书籍中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并有科学控烟方法。有鉴于此,本文分析了中国一些医药学主流书籍,如国家执业医师三基训练丛书《临床医学分册)、《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等关于烟草依赖的涉及情况。
[目的]:了解河北省公务员吸烟情况、相关知识及态度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调查河北省3个城市(省级城市石家庄、市级城市唐山、县级城市迁安)公务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8-62岁公务员674名,现在总吸烟率26.9%,男性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43.5%,女性1.5%),戒烟率为6.5%(男性10.3%,女性0.7%)。人群对吸
本文分析了西安市控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1.禁止城市变相烟草广告;2.完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3.研究和推广有效的戒烟方法和戒烟产品。
目的:对内现认知疗法进行短程操作的改良,提出短程疗法的操作模式,并评价其心理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短程内观认知疗法对1名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健康志愿者实施心理治疗,治疗前后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主题绘画测验及个人心理问题对照分析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志愿者者SCL-90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主题绘画内容及个人心理问题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取得了显著效果。结论:治疗周期由7天改为3.5天的这种短程内观
本文探讨了功能性心理障碍的三空间理论、心理治疗的动力过程、内观疗法的治疗机制以及内观疗法对心理平衡的作用。
笔者在2008年4月和2009年6月分别率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内现学组推荐的6名医生赴日本大阪内观研修所体验内观疗法,在此过程中,全程介入,担任翻译,充分观察了体验者的心理变化,对内观疗法的奏效机制也进行了有关探讨。
内观疗法是1953年由日本的心理学家吉本伊信创立。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也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内心常被浮躁琐事困扰,而又习惯把问题归咎于他人,对人是敌意、不信任、无安全感的。内观发掘久违了的爱和真情,而这正是幸福的源泉,由此才使我们人生价值提升。集中内观疗法具有保护性的治疗构造和技法,对于自我比较脆弱的患者也能给予关怀式的心理援助,是一种能让人进行深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