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沉积过程中的Hg同位素分馏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ONG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汞(Hg)是一种全球分布的有毒重金属元素,近些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Hg的排放量已经达到工业化以前的3~5倍,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本研究当Hg离子被吸收进方解石中的速率大于Hg离子从方解石中释放的速率时,造成Hg同位素质量分馏,轻的汞同位素优先沉积到固体,而且沉积速率越大,分馏越大;当沉积速率继续增加时,固液界面中的Hg同位素变重,而“新”的轻Hg同位素来不及从溶液中补充,所以固液界面上变重的Hg同位素会进入方解石中,导致方解石中Hg同位素值升高,分馏变小,即沉积速率越大,Hg同位素分馏越小。该研究为Hg同位素分馏理论提供了新认知,为应用碳酸盐中Hg同位素重建古气候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兴蒙造山带是古亚洲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相邻,南接华北克拉通,前身是分隔西伯利亚与华北2个古陆的古生代大洋 古亚洲洋,其地理位置特殊并且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成为国内学者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地区,依据白乃庙弧后盆地沉积建造、火山建造特征分析,结合白乃庙火山弧岩浆活动特征,认为华北板块北缘早古生代时期为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
斑岩铜矿床是斑岩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成矿流体和成矿金属元素主要来自斑岩体之下岩浆房冷却过程中的流体出溶.尽管前人对斑岩铜矿的成矿物质来源、迁移和沉淀机制做了大量工作,金属从岩浆房到浅部矿床的运移过程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制约.
月球形成的大碰撞理论自1974年提出以后,由于它能较好的解释地月系统间的一系列观测事实和数据,逐渐成为月球起源的各种理论中最被广为接受的一种.大碰撞事件直接决定了月球的物质组成、初始状态以及早期演化,研究迄今,大碰撞的数值模拟已经成为月球起源与早期演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目前大碰撞理论的最主要模拟方法为SPH(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但这一程序仍在状态方程上存在问题,原因在于大碰撞模拟目前公认
近年来,太湖的冲击成因假说再次被提出,其中太湖地区新发现的富铁质结核体成为聚焦点。在研究富铁质小球粒结核体过程中,发现球粒粉末中含有不少碳屑,金属单质。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富铁质球粒结核体中碳屑、金属单质,分析其可能成因,并进一步探讨太湖湖盆成因。研究认为空中爆炸冲击机制是形成太湖地区小球粒结核的可能性之一。
南极象岛低温高压俯冲变质杂岩主要由弧源沉积物和少量可能的大洋玄武岩组成,可以划分出7条变质带,变质级从绿纤石相、蓝闪石相(350℃、7.5kbar)到低角闪岩相(525℃、5kbar)(Trouw et al.,1998).我们的研究样品采自变质带的最高温部分,基本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角闪石+白云母+黑云母+钠云母+绿泥石+斜长石+石英+金红石+钛铁矿.对变质杂岩开展了错石和金红石U-Pb以及角闪
在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中,水锁效应严重降低了油气井产能,研究水锁损害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对水锁损害程度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廖锐全和林光荣分别针对具体气藏分析了油气藏水锁损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解除水锁损害的相关技术.对水锁损害进行定量研究,把工作做在伤害发生之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水锁的影响因素和目前国内外低渗透储集层研究方法的概括小结,归纳出了当前勘探开发低渗透油田过程中遇到的几个主要难题,以及相
大兴安岭中段龙江盆地为一个北东东向的中生代断陷盆地(李永飞,2013;丁秋红,2013),盆地内出露的中生代地层自下而上为中侏罗统万宝组,下白垩统龙江组、光华组和甘河组.万宝组(南平组和太平川组)由砂砾岩和火山碎屑岩夹煤层组成;龙江组主要由中性熔岩夹碎屑岩和薄层酸性熔岩组成;光华组主要为中酸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产丰富的动、植物化石;甘河组主要为中、基性火山岩.综上所述龙江组时期处于干热气候,光华组
玉龙超大型斑岩型Cu(Mo)矿床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市,大地构造位置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哀牢山一金沙江新生代斑岩铜矿带北部.该带中南部还发育有马拉松多、马厂箐、北衙、铜厂等近同时的与富碱斑岩相关的Cu-Mo-Au矿床,是研究陆内走滑剪切环境斑岩Cu矿床的理想对象.
从分子、原子尺度深入研究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有利于有效开展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及洁净煤技术等项目.本研究以多官能团有机酸离子构型来代替腐殖质,进而模拟低阶煤.通过计算金属离子与有机酸离子的结合能来揭示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稳定性并预测成矿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可能富集机制.
部分熔融作用作为大陆俯冲碰撞带中重要的地质过程之一,并在大陆俯冲、碰撞及折返过程中越来越广泛地得到识别(Groppoet al.,2012).熔体的产生,会加强壳幔相互作用、改变岩石的流变学特征、加速岩石内部矿物之间的反应等,对超高压带岩石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具有重大的影响(Walliset al.,2005).查明研究区花岗片麻岩具有2种不同的原岩时代与岩石成因,为中大别花岗片麻岩部分熔融作用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