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流溪河模型及GIS/RS技術的唐家山堰塞湖水位及蓄水量預報方案快速構建方法初探

来源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kto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流溪河模型为核心,提出了一个对堰塞湖水位及蓄水量进行预报的方法,包括资料获取和库容-水位曲线制作、单元划分与断面尺寸估算、模型参数确定、流量预报、蓄水量及水位预报五个部分。针对唐家山堰塞湖,从国际互联网免费下载了流域特性资料,制作了库容-水位曲线、进行了单元划分与河道断面尺寸估算、确定了模型参数,编制了唐家山堰塞湖水位及蓄水量预报方案。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透过虚拟实境及地理资讯系统的结合,建置人机互动之地理教学平台。首先透过全球定位系统的辅助,以包含丰富文化与自然资源之淡水河口为佩完成资料库之外业行动调查,并利用地理资讯系统的强大空间模式做相关资讯的连结与展现。再以遥感探测技术结合数值地形模型及3D绘图软体,完成研究区内3D地形及3D地物之建置,最後将其整合於虚拟实境互动软体中,建置3D虚拟寅境地理教学平台.本研究借助虚拟寅境的拟真及互动
2008/5/12四川省汶川发生地震规模Ms 8.0,震源深度10km,肇因於龙门山断层近300公里之逆冲断层机制破裂,断层上盘由丙北向东南逆冲,断层位移量平均约6m,如此大规模的地震除因为强烈地表震动与断层破裂直接造成结构物破坏之外,而龙门山断层西北侧之上盘属高山区,地形陡峻,浅层地质破碎,於山区水库集水区内已因为强震而诱发大规模之崩塌地,将造成後续次生灾害威胁。以1999年台湾地区集集地震之经
本文以遥感与GIS作为资料获取与分析处理的技术手段,研究堰塞湖动态监测评估与溃坝灾害风险分析方法。从堰塞湖的遥感动态监测评估、水系流域的自动提取、河道的纵横断面分析、坝体的稳定性判断、溃坝的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论述了遥感与GIS的运用。文中以唐家堰塞湖为研究实例贯穿全文,研究结果表明,基於遥感与GIS的堰塞湖动态监测评估与溃坝灾害风险分析方法是实用、有效的,在堰塞湖的分析处置过程中,能够快速地为
传统水文观测站网建置评估常利用降低观测变异分析(VariationReduction Analysis,简称VRA)来决定单一测站设置位置,其分析依据为单尺度单变数或多变数变异量分析,本研究首先利用台湾中央山脉地区降雨资介绍单尺度单变数VRA,随後利用地形资料配合降雨资料介绍单尺度多变量VRA。唯其观测网所监测之多因数可能受不同尺度下的环境变因所影响,因此需考虑尺度问题,多因数克力金(Multiv
根据泥沙运动力学、土壤侵蚀力学、土力学和水文学等理论与原理,从侵蚀产沙物理过程出发,构建了侵蚀过程全面、物理概念清楚的机理产沙模型。在梁峁坡、沟谷坡和沟槽分别建立了水力侵蚀方程,推导了梁峁坡降雨溅蚀计算方程,确定了沟谷坡重力侵蚀计算模式,使得机理模型更加符合黄土高原侵蚀产沙的实际过程。通过坡面流和沟槽水流的有限差分数值计算得到各栅格单元节点的径流水深和流速,对於冲淤变幅较大的单元,同步调整节点高程
本文以人工智慧针对降雨与迳流间的关系进行推估。由於人工智慧系统包含多种演算法,各种演算法间各自有其适合解决的课题,而知识工程拥有转化专家知识和建构模式的塑模功能,可有效的处理专家知识与经验,以整合不同系统。故本文以倒传递类神经网路处理降雨迳流的非线性关系,再以知识库系统处理其时空变异性,最後以模糊推理模拟降雨迳流的不确定性,成为一完整的人工智慧降雨迳流预测模式。研究中显示,经知识工程建模後建立之系
运用可见光、雷达和航飞等不同空间解析度的多源遥感资料,对四川汶川“5.12”地震诱发形成的大型堰塞湖进行动态监测,获取滑坡体面积、堰塞湖回水长度、水面面积与大致水量等资讯。讨论了地震灾区堰塞湖分布规律,重点分析了北川唐家山堰塞湖动态遥感结果,为滑坡堰塞湖科学处置与减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921大地震造成中部各县市惨重之灾情,除了房屋倾毁及人员伤亡外,水利设施亦严重受创。在另一方面,由於大规模山崩土石堆桢於河道中,阻塞了清水溪而形成草岭堰塞湖。而由於崩落土石阻塞河道之面积广且体积大,一时清除不易,阻塞之溪水无处宣泄,当时造成堰塞湖水位节节上升,已达溢坝之危险,经相关单位紧急开挖溢洪道,疏导湖内积水,已暂时减少发生大规模溃坝发生之风险。然而,近年来汛期暴雨所产生之山区迳流仍大量流入堰
汶川地震引起涪江支流通口河上唐家山附近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通过分析堰塞湖基本情况、滑坡体物质粗成与河道特征,以及坝体泄洪后的现状。利用中国水科院自行开发的溃坝洪水计算模型对唐家山堰塞湖溃坝洪水进行了计算,得到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工程措施的启示。汉川大地震次生灾害唐家山堰塞湖险情的成功排除为类似工程的处理提供了典型案例,其中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很好总结。研究表明,采用的人工干预措施体现了水流泥沙运动的基
2008年大陆四川汶川发生举世震惊的8.0级大地震,造成重大伤亡,整个亚洲几乎都感受该次地震的威力,地震同时也因崩塌及滑坡等因素形成大小共计34个堰塞湖,地震引发的堰塞湖犹如一颗颗未爆弹,其後续可能的灾害常引起世界各地高度的关注。相同情况也发生在台湾发生过,1999年9月21日台湾中部地区发生震度7.3级之集集地震,地震造成河道的变迁及两侧崩塌而造成数座堰塞湖,其中在清水溪上游形成蓄水体积约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