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G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4910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NSCs)在治疗脊髓损伤(SCI)中的神经修复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T9段轻度挫伤模型.损伤7天后,将hrGFP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hrGFP-C17.2)和bFG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bFGF-C17.2)分别通过立体定位仪定位注入脊髓损伤中央区.
其他文献
目的:前瞻性对照研究CPM治疗仪仪在严重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的作用,分析其护理疗效.方法:从2011年03月至2013年09月,在我科住院治疗Danis-WebberC型踝关节骨折166例,根据入院时患者知情选择分为试验组89例,男53例,女36例;对照组77例,男42例,女35例:2组患者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术后2天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始CPM治疗仪+功能锻炼带+主动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后2
目的:报道骨质疏松患者行骨密度检测发现并确诊隐匿性股骨颈骨折两例。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2月-2015年5月我院两例骨质疏松患者行骨密度检检测时发现并最终通过MRI或CT检查确诊股骨颈骨折患者。记录其受伤机制、伤后临床表现、X线检查特点、骨密度检测双侧髋部T值及其差别。结果:自2015年3月-2015年6月共有两例患者。
目的 分析椎间盘镜(MED)和椎间孔镜(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风险,并总结其风险管理经验和手术技巧。方法2010年7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34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MED和PTED术,其中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130例行MED,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210例行PTED;分别将两种术式按开展手术1年时间间隔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分别统计不利事件的发生例数和
目的探讨髋臼复杂型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手术时机及术式的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1998年3月~2014年3月,收治髋臼复杂型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18~72岁,平均34.6岁.左髋23例,右髋12例.致伤原因:车祸23例,高处坠落伤8例,重物压砸伤4例.24例(68.6%)于伤后3~7d手术,9例(25.7%)于伤后8~14d手术,2例(5.7%)于伤后3周手术.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其临床分析.方法:2004年10月至2013年4月,我院对收治的颈椎骨折脱位伴有脊髓损伤的43例患者施行了一期前后路联合术,并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18~67岁,平均54.3岁.根据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标准:5例A级,12例B级,19例C级,7例D级.结果:本组无一例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2例骶尾
[目的]微创骨端接骨板系统(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与锁定钢板之间的对比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4年3月对68例膝关节周围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修复重建,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21~57岁。左侧42例,右侧26例;交通伤39例,高处坠落伤13例,摔倒跌伤16例;闭合性骨折58例,开放性骨折10例;新鲜性骨折65例,陈旧性骨折3例。骨折按照AO/OTA分类:A型关节
评价经后路采用钛缆、钉棒系统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4年6月,我院15例Ⅱ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不稳的患者采用后路颈2/3侧块螺钉+U型棒+寰椎后弓钛缆内固定及植骨内固定治疗.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6-58岁,平均36.7岁.脊髓神经损伤4例,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1例,D级2例
目的:加强快速康复治疗在骨科临床上的应用力度,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使患者早一天康复,还需要强调的一个概念是快速康复治疗主要是为了控制患者手术后的一些并发症的产生,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让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从身体和金钱上减少患者的负担,缩短平均住院日。
目的:研究3个不同时间窗骨骼肌缺血预调适方案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影响,通过对骨骼肌组织学光镜观察和超微结构观察,测定骨骼肌湿干比值、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检测骨骼肌坏死程度,比较3种不同方案缺血预调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大小。
目的:评估特立帕肽对于严重骨质疏松人群促成骨作用,对比用药前后各时间节点骨代谢骨矿盐密度进行特立帕肽疗效分析.方法:入组共22例患者,包括14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及8例非手术患者.女性19例,平均年龄69.7岁,男性3例患者均为严重骨质疏松的内固定术后患者.采用特立帕肽(20ug/日皮下注射)超过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