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TA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因诊断价值探讨

来源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四届全国神经和头颈部放射学学术会议暨重庆市医学会第七届放射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显示Ⅸ和X颅神经进入脑干段延髓腹外侧神经血管接触的影像解剖关系、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6例原发性高血压组和30例正常血压参照组,采用3D TOFSPGR序列对迷走神经及其周围血管采用高分辨率磁共振(MRI)扫描.成像评估由2名MRI诊断医生在不知道研究对象血压情况下进行阅片.结果:迷走神经颅内段显示良好,原发性高血压组(Ⅸ)和X颅神经进入脑干区延髓腹外侧神经血管有接触者35例(76.08%);.正常参照组3例(10%).接触或压迫血管为椎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结论:MRTA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颅内血管神经接触或压迫病因诊断的一种常规方法.
其他文献
29例经临床证实为CVT的患者,全部行头部常规CT和MRI平扫检查,23例行MRV检查,1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期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对脑静脉血栓(CVT)诊断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脑静脉血栓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常规MRI结合MRV可以对脑静脉血栓做出明确诊断,它是一种敏感、准确的无创检查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STAT1、P-STAT1、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细胞凋亡及MRI的改变。指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减少缺血周边区凋亡细胞的数目,可通过影响脑缺血区域P-STAT3表达水平增加及P-STAT1一定程度上水平降低来减小脑梗死面积。
选取4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9小时)的患者行“多模式CT”扫描,评价基线多模式CT、随访影像ASPECTS及基线NIHSS,并应用ROC曲线分析,判断90天临床功能恢复良好(MRS<2)的各参数的阈值;按照获得的阈值分级并获得各参数的阈值评分,多模式CT各参数的阈值评分整合在一起获得多模式CT评分系统,将基线NIHSS阈值评分加入多模式CT评分系统中获得临床/多模式CT评分。然后应用ROC曲线分
本实验通过对家兔自体血栓性急性脑梗塞模型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的MRI资料的对比分析,并结合病理学方法,探讨治疗前增强MRI检查对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作用。本实验采取打药后、延迟5min, 10min及15min的四组强化扫描,发现不管是早期强化还是延迟强化均出现HT。本实验中急性梗塞区内出现脑实质强化的4例模型均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的24h内出现HT,这4例中仅1例在打药后那组扫描中出现强
本文旨在探讨基因干扰对缺血性脑水肿组织的AQP4表达影响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诊断价值。指出,AQP4表达上调是产生细胞内水肿的主要分子机制,也可能是导致rADC值下降的分子基础。AQP4基因干扰有明显时效性,能有效抑制细胞内水肿阶段的AQP4表达上调,但对血管源性水肿组织的AQP4表达抑制作用下降。DWI能及时、准确显示细胞内水肿。
本研究将动物实验与临床资料相结合,旨在进一步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梗塞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时间窗”(TTW)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指出,细胞内水肿是半暗带的主要病理改变,DWI高信号、ADC低信号,同时T2WI及T2 FLAIR未见异常等综合征象提示半暗带的存在,这也预示是临床治疗的最佳时间—“治疗时间窗”。梗塞后6h作为“治疗时间窗”不符合临床实际情况。
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某院行MRI检查诊断脑梗死的患者55例,对比观察轴位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SWI图像。记录微出血发生部位、数目、表现,以期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脑梗死伴发微出血中的不同影像学表现。指出,微出血的出现与血管的损伤程度有关,利用SWI对脑梗死办法微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脑梗死不同分期(急性期、亚急性期、稳定期、慢性期)间微出血的发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2月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的40例脑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程度大于75%),分别在支架植入1d前及植入5d后行64层CT灌注成像,取半卵圆中心层面白质区前、中、后3点测量双侧颈内动脉供血区对应部位白质的脑血流量(CBF)、脑血流容积(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并计算患侧和对侧相对值rCBF、rCBV及rMTT,比较术前双侧血流灌注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影像学改变有一定的特征性,特别是位于白质的多发性病变,增强后沿脑沟脑回呈迂曲线条状明显强化,血管成像呈节段性狭窄,再结合临床特点可以提示PACNS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分析4年来因搏动性耳鸣于某院行颞骨高分辨率CT血管造影检查的532例患者的影像图像。结果显示,搏动性耳鸣患者中出现岩部小静脉的概率约1.8%(19耳),双侧2例。其中男性4耳,女性15耳;左侧8耳,右侧11耳。岩尖小静脉来源于岩上窦者占78.9%(15/19),来源于颅底小静脉者占15.8%(3/19),来源于乙状窦上曲、颈内静脉、海绵窦者各5.3%(1/19)。终止于面神经管前膝段周围者占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