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梨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比对分析

来源 :中国园艺学会梨分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五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hu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比较我国与CAC、欧盟、美国、日本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梨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提出我国梨农药最大残留标准存在的不足及相应对策。
其他文献
以紫罗兰早花品种‘朝波为试材进行石英砂盆栽试验,对其N营养需肥时期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如下:该植物对N营养的吸收从播种出苗后一直持续到开花,但后期持续吸收N易引起花间距加大,降低切花观赏价值。为了保证切花品质,采收期第11枚以上叶需保证3.2%N水平。现在紫罗兰生产中,过量施肥普遍存在,采收期叶N含率大多数达到4%,认为有必要减少施肥量。
本文综述了DNA分子标记在核果料果树亲缘关系、基因标记、定位与克隆、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上的应用进展,探讨了分子标记在核果类果树上的应用前景及尚需解决的问题.
以一品红幼嫩茎段为材料研究其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结果表明,一品红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MS,幼嫩茎段诱导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2.0mg/L+NAA0.5mg/L;继代培养阶段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2.0mg/L+NAA0.2mg,/L;生根阶段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0.1mg/L。该研究结果为一品红新品种的快速繁育奠定了基础。
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 Hort)是鸢尾科(Iridaceae)唐菖蒲属(Gladiolus)多年生单子叶球根花卉,又称剑兰、十样锦、十三太保、菖兰等。唐菖蒲花色艳丽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植物胚性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上可诱导产生体细胞胚,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可形成再生植株,并认为该发生途径是植物体细胞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的一个基本发育途径。本实验以唐菖蒲“超级红”子球为实验材料,建立
本研究对28个中国菊花传统品种进行露地栽培和形态分析,制定出了案头菊品种评价标准。依据生长特性和形态特征,选出9个适宜作为案头菊的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研究中对不同浓度B9对株型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B9对多数品种有着明显的矮化作用,矮化效果随浓度加大而更明显。综合考虑观赏效果和生长过程,5g·L-1的B9水溶液对于多数品种效果最为合适。结合生长栽培试验,作者筛选出3个适合案头菊生产性栽培的
本试验对22个平阴玫瑰品种的花粉进行了生活力测定及贮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玫瑰品种以及在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生命力和贮藏能力不同。当日采收花粉,以‘紫枝玫瑰的发芽率最高(90%),‘朱紫双辉最低(9.52%);花粉适宜贮藏条件为干燥、低温环境。花粉生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加长而下降,以冻藏(-4~-6℃)的花粉生活力下降较慢;室内自然温湿度条件下贮藏的花粉生活力下降较快,30d左右多数花粉生活力降为
韩国新品种黄金梨,因其杰出的品质而畅销东南亚国家和市场。1998年引入我区栽培至今已有9年时间,其间我国北方梨主产区的山东、河北等省也进行了大规模的高接换种。然而,尽管其内在品质超过丰水并具有比丰水更耐贮藏的优良特性,其果皮上易表现严重的果锈已成为我国梨生产上公认的科研难题,尤其在我区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黄金梨果锈明显重于北方。为此,本文开展了对黄金梨果锈成因的研究,为防治果锈提供依据。
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黄金梨花药发育和花粉发育过程中细胞形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开花时黄金梨花药干瘪,花粉粒极少,每个花药中只有30粒左右花粉,表现出雄性不育的空囊花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绒毡层细胞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出现畸形,提早解体,致使绝大多数小孢子母细胞不能正常发育;从3月20日开始,绒毡层细胞逐渐解体,花药开始出现空腔,随着时间推移,空腔逐渐加大,到4月1日基本变成空囊花药。花粉粒中
鸭梨在18℃、25℃、30℃中预热24h后于20℃、30℃、40℃水中浸泡处理10min和20min,各处理梨果温度变化规律一致。果表温度升降都很快,果心温度升降都慢。处理时间对果表温度变化影响小,对果心影响大。果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方程为对数曲线或二次曲线或三次曲线,线性关系显著。大多数处理失重率显著高于对照,但符合检疫处理要求;部分处理的褐变指数与对照差异显著。该结果能很好指导下一步实验。
本文从翠冠梨果实的采前栽培管理、采收期、包装方式和采后处理措施及贮藏环境等方面综述了其贮藏保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