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生报春花部变异初探

来源 :2016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以温室栽培环境下岩生报春的花部变异为研究对象,将岩生报春的温室栽培群体依据现有自然变异,从花色、花型、花眼3个方面划分变异类型,探讨其在花色、花型、花眼上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变异表现.岩生报春的温室栽培群体在花色上大致分为3种类型,由浅到深依次是浅粉色(PURPLE GROUP75B)、红色(RED-PURPLE N74C)、紫红色(PUPRLE-VIOLET GROUP N80A);花冠裂片在大小形态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裂片边缘出现羽状分裂;花眼形状分为圆形花眼和五边形花眼两大类型,每个类型的外轮花眼颜色都具有从浅到深的连续变化.
其他文献
我国稻茬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淮冬麦区南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集中在北纬31°~35°地区,面积6500~7000万亩,并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稻茬小麦产区雨水偏多,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其中300~500毫米集中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小麦开花期极易遭受渍害.为研究花后渍水对不同稻茬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于2014~2015和2015~2016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在安徽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新疆的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新疆粮食作物的64%以上。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分不足直接造成作物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我国虽然水资源丰富,但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5%,并且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加剧,限制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农业受旱面积不断扩大。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实施高效节水农业成为中国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小麦不同生育期阶段性低温发生趋于频繁,不同程度地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研究探明低温对小麦产量形成生理的影响及减灾措施对小麦实现高产稳产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选用春性品种扬麦16和半冬性品种徐麦30,采用盆栽试验,利用人工智能控温室进行低温模拟试验,分别在分蘖期(-6℃、-10℃、-2/-8℃)、拔节期(-2℃、4℃、3/-4℃)、药隔期(5/-3℃)
气候变暖表现非对称性,通常冬春季和夜间的增温幅度要大于夏秋季和白天.在2014-2016年两个生长季选用扬麦13和烟农19两个品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季节间夜间增温(T12:冬春季夜间增温;T1:冬季夜间增温;T2:春季夜间增温)对土壤铵硝态氮含量时空变化、小麦阶段性氮素积累、土壤阶段性氮素盈余以及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T12、T1和T2增温时期为分蘖至孕穗、分蘖至拔节和拔节至孕穗,夜间平均气温分
以6个二倍体萱草种及品种为亲本,配置成9个杂交组合,以188株杂种F1代为试验材料,对株高、叶数、叶长、叶宽、花莛长度、花序分枝数和每莛花蕾数8个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代的株高、花莛长度和花序分枝数与双亲比较,表现明显的优势,平均株高、花莛长度和每莛花蕾数相当于中亲值的141.81%、154.38%和139.00%,且每莛花蕾数变异幅度最大,花径与双亲比较,优势不明显,且变异幅度
拔节期至灌浆期是小麦对土壤水分较为敏感的时期。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生育期间降水主要集中于拔节至灌浆期的3~5月,降水量约占整个小麦生育期降水量的60%,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局部时段阴雨天气频繁发生,降水常超小麦正常需水,易导致麦田渍害。试验于2014-2015年度在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盆栽试验场进行,以扬麦20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拔节期土壤水分处理,设对照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
对松萝凤梨(Tillandsia usneoides)开展转录组测序分析,共获得62779条单基因簇(Unigene;4.72Gb).利用MISA软件筛选出17964个基因内部微卫星(genic SSR)位点,分布于14196条Unigene中,出现频率为28.61%,平均分布距离为7.14kb.优势重复基序为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分别占总SSR位点的39.36%、22.30%和29.40
本试验以从荷兰和日本引进的并经过杂交、自交、回交等育种手段繁衍得到的向日葵后代为材料,对各品系盛花期时的性状进行测量和记录,建立了其观赏价值评价体系并对各品系观赏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对向日葵不同高代自交系在春秋不同播期的五个主要性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M4-19MMl-2235-12为本试验综合价值最好的品系,应重点利用,其他品系则根据价值评价等级结合各品系的特点优势进行选留;5个不
本研究模拟了华南地区冬季和春季昼夜温度(5~45℃)变化,利用新鲜的朱顶红花粉萌发试验.结果表明,I2-KI染色法不适用于花粉活力检测.朱顶红花粉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0~25℃,萌发率达75.77%.花粉在5℃低温培养12小时,再经25℃培养24小时后,萌发率达75.55%.40℃高温对朱顶红花粉萌发影响很大.花粉经40℃培养6小时,再经25℃培养24小时后,萌发率降为11.30%.本研究为华南地
为了充分了解芍药三倍体品种的育种潜力,促进中国芍药新品种培育工作的发展,本研究选取了3个芍药三倍体新品种Brightness,Roseletter以及Coral Sunset,用12-KI染色法分别对其花粉活力进行了测定;并以国内二倍体品种粉玉奴为母本,利用荧光显微技术,观察了三倍体品种在其柱头上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情况.结果发现:①所观察的三倍体品种的花粉活力均非常低,其中品种Bright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