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亚洲香料16-17世纪的荷兰菜谱

来源 :第八届亚洲食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ht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亚洲香料在欧洲美食中的使用情况,16-17世纪出版的荷兰烹饪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视角.正如1602年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及随后的全球贸易使得来自亚洲的香料更加广泛地可利用一样,香料的使用也出现了下降.本文分析了从1514-1669年间出版的六本荷兰语印刷的烹饪书籍中获取的1500多个食谱中所使用的成分.这些食谱是为精英们编写的,用于准备肉、鱼、蔬菜、汤、甜点和烘焙.本文将更详细地探讨几种成分及其用途随时间的变化,以试图说明肉桂、生姜和丁香等香料的使用是如何减少的,而黄油、糖和新鲜的香草等成分的使用却在上升.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欧洲精英在烹饪方面有着共同的风格——烹饪书籍的作者相互抄袭菜谱,根据食谱准备的菜肴具有共同的属性,这些菜谱似乎来自相似的来源(Mennell,1985).这项200年间荷兰香料使用的研究将有助于在更广泛的欧洲背景下理解亚洲香料的使用.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石化炼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研究其在焚烧炉内能否燃尽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与改进,供使用者借鉴.
对有机热载体锅炉测试数据的折算处理案例进行了介绍与探讨,提出了初步建议,值得行业研究.在当今越来越严格的节能与环保政策形势下,有机热载体锅炉技术仍在不断地发展,标准修
研究骨料、胶凝材料用量、水泥、粉煤灰、水胶比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用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结果表明,优选后混凝土配合比能够满足耐久性能设计要求,这为优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促发了社会精英对中国命运的整体思考,至今仍在继续.其间,由于中国社会族群传统积势的文化上下分离,精英阶层的觉悟始终未成为民族大众精神的整体提升.20
中国食物是什么时候到达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的?本文提到的最早的文献来自于一位名叫慧深(Hoei Shin)的僧侣,他和同行者在公元499年抵达美国,以为当时的美国就是扶桑.直到1589
文明是超越文化差异范畴,具有普遍性且广泛蔓延的文化系统.筷子文明,历史上起源于中国,随后也传入了越南、蒙古等地区.筷子文明传入东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融入当地的传统文
东亚的食品日益商业化,纵容浪费和无节制消费之风盛行.人们在餐厅已经很难看到一张餐桌是没有食物浪费的了.事实上,亚洲许多人认为,如果没有食物剩下,你就没有招待好你的客人
本研究从"跨文化对话"的研究视域,突破了文化研究脉络下"主动的跨国受众"研究基于文化语境差异的单一研究假设.在对将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生对美食类纪录片品牌《舌尖
在替代性食品运动的背景下,学者们通常会讨论道德食品消费问题,而辩论则围绕着资本主义市场在推动或挪用这些运动的道德目标方面的作用.然而,各地也试图以可能被理解为"道德"
饮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还为生态伦理观的培养提供了丰厚的沃土.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土地辽阔的文明大国.历经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