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梳联控制短绒与棉结的实践

来源 :“金轮杯”2009年全国纺纱梳理技术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njihuo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要介绍了实验用清梳联工艺流程,在确保产量的前提下,调整了清花工序和梳棉工序的工艺参数,应用AFIS测试系统测得工艺调整后生条棉结和短绒均有所下降,杂质粒数基本不变,达到了工厂对棉结和杂质的质量要求,对实验结果进行的理论分析表明清梳联流程降低生条棉结短绒的工艺设计思想是:抓棉机采用“勤抓、少抓、少打”的工艺原则,薄喂轻打,分梳、梳理适度。
其他文献
近年来,钢管结构在土木及海洋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钢管之间通过直接相贯焊接形成焊接钢管节点。焊接管节点处应力分布非常复杂,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严重影响节点的疲劳寿命。热点应力法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焊接管节点疲劳寿命的主要方法,而应力集中系数是计算热点应力的主要参数。本文提出了焊缝模拟方法,建立了空心K节点及主管填充混凝土K节点的数值模型,研究了轴向平衡荷载作用下空心及填心K型管节点应力集中系数
为了准确评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都江堰一栋遭遇5.12汶川地震破坏的框架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将计算结果与结构的实际震害相对比,并将Pushover分析方法与我国的《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和《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相结合,评定结构在预估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等级和地震破坏等级,证明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能有效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根据薄壳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网格结构拟壳法,给出了矩形底面扁球面网壳的非线性混合边值问题,在周边可移夹紧的边界条件下,给出振动模式,求出扁球面网壳的无量纲应力函数的解,通过Galerkin作用得到了此结构非线性振动频率。随着振幅的增加,非线性频率越来越大;并且在边长比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曲率的增大,非线性频率减小。但曲率的大小对非线性频率的影响不大。
本文提出了计算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动力可靠度的一种新算法。以随机振动的首次超越为破坏准则,依据随机变量功能函数模式建立随机结构动力可靠度的功能函数。引入响应面法,对功能函数进行拟合,由于扩展Rackwitz-Fiessler变换有较大计算误差的缺点,对Nataf进行线性化变换,并将该变换与iHLRF算法结合,提出了基于线性化Nataf变换和iHLRF算法的一次可靠度方法。将该法应用于大跨度空间网格结
本文结合某高速铁路客运站房工程,针对工程实际中大量使用的矩管桁架连接节点,分别分析了不同强化方式的利弊影响,对实际节点进行了抽象简化处理,针对受力和施工简便的要求,设计了三组不同强化构造方式的KT形强化节点,进行了缩尺比例模型静力试验,分别分析了强化方式对其施工控制、承载能力、破坏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套管强化方式能够明显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且方便施工,可结合实际结构状况,提供节点强化设计参考。
本文介绍了某三层桁架屋盖结构中采用的4种典型节点——双KK+系杆节点、X+双KK节点、X+双K焊接节点和X+双K铸钢节点的静力加载试验。根据实际情况对试件进行了多点同步加载,通过现场跟踪测试,得到了节点区杆件的内力变化、节点区关键测点处的应力分布、节点整体及局部位移等数据。考察了节点的内力传递路径、破坏模式,对节点的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估。另外,对X+双K焊接节点和X+双K铸钢节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
梳棉机的重要分梳元件是针布,针布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梳棉机的技术进步和产质量。梳理元件的选型,配套以及针布包卷质量对降低棉结,提高成纱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公司从原来使用2825型、2525型针布发展使用到2030型针布。通过对比试验,AC2030×1840型锡林针布优先于AC2525×1550、AC2030×1540型锡林针布,本文谈一下对AC2030×1840型锡林针布的使用体会。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观点和流行时尚的快速变化,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物的需求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新型织机,特别是无梭织机的扩大使用,对纱线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无梭织机引纬速度高,纱线张力大等特点,对棉纱质量不仅要求条干CV值、细节、粗节和棉结达到Uster公报先进水平,而且对纱线风格,纱线强力CV值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满足织造效率和棉布质量提高的需求。顺应市场的
本公司从2003年开始引进国产青岛清梳联设备三抓五线40台梳棉机,这些设备广泛采用智能化、模块化、传感器、信息化及变频调速等先进科技,工艺流程短,单机台产量高,配备数量少,故障停台会造成正常的生产失衡。笔者根据新型清梳联科技含量增加,自动监控、智能化管理、模块化设计、高精度制造的特点,在设备管理上采取状态维修与周期保养揩检相结合,以状态维修为主的包机制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通过棉结及短绒对最终产品的影响例子,阐明控制棉结及短绒的重要性,并对控制棉结及短绒的分析,提出实际生产中采取的措施及效果。最后对控制棉结和短绒的体会进行总结,指出采用先进的设备和保证设备的良好性能,是控制棉结和短绒的基础,将各工艺部件及其参数进行优化是控制短绒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