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塬区站场雨水治理与利用优化研究

来源 :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tone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庆油气区大部分地处湿陷性黄土地区,站场雨水采用重力自流的排放方式,易产生塌陷、滑坡、不均匀沉降等自然灾害.将以往单纯依靠雨水自流排放的方式改为回收利用方式,既解决了自然排放后期维护工程量大和费用高的问题,又可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该种方式应用于油气田建设中,可有效解决雨水排放所引发的问题,形成适用于黄土塬区站场雨水治理与利用的新模式,为后期新建站场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一体化集成装置的应用是长庆油田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长庆油田在装置的组织管理、自主研发、推广应用、运行维护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使一体化集成装置在油气田地面建设中得以规模化推广应用,在加快建设速度、节约用地、节省投资、减少用工、降低安全风险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油气流量进行准确测量是获得油田产量数据、制定科学开发政策的前提和依据.井口油气流动为典型的多相流,存在速度滑移和流型变化,流量准确测量难度很大.融合分离方法和非分离方法的优点,提出了气液旋流取样+分相计量的新型计量方法,通过等比例取样器从主流体采集代表性流体样品,通过分相计量和比例反演获得主流体气液流量.分流器内分流管壁周向均匀布置20个直径3mm分流孔,入口采用螺旋叶片将流型整改成均匀环状流.
近年来,非金属管道因其优良的耐腐蚀性能,逐渐在油田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新疆油田原油,进行了柔性复合管和塑料合金管表面的润湿性实验研究,探讨了柔性复合管表面和塑料合金管表面的润湿性以及对流动阻力的影响,该实验研究对柔性复合管和塑料合金管输送原油的压降判断具体一定的指导意义.
采用医用石蜡,进行了柔性复合管表面和塑料合金管内衬表面的结蜡剥离实验研究,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结蜡厚度下,探讨了蜡在柔性复合管表面和塑料合金管内衬表面的剥离力,该实验研究结论对非金属管道中清蜡技术和装置设计具体一定的指导意义.
长庆油田配电网电力线路点多、面广,运行环境恶劣,存在故障查找定位难、负荷重、距离长、能耗大、自动化水平较低、运行维护人员紧张等问题.从管理、供电安全可靠性、节能降耗、自动化信息化角度,进行智能化配电网平台研究开发,其关键技术包括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基于故障指示器的故障定位技术、基于FTU的故障处理技术、基于智能电容器的自动无功补偿技术等馈线自动化技术.应用表明,从输电线路到变电站,配电网数字化、智能
黄土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与工程地质条件,使得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由此引发的滑坡、黄土塌陷和水毁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管道安全.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对黄土地区管道地质灾害的类型与主要特征进行了说明,系统分析了各类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原因,最后针对黄土斜坡与冲沟、崾岘、潜蚀等复杂地貌,提出了有效可行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以超低渗透油田地面集油及油田采出水处理为基础,选择了3种适用于超低渗透油田特点的集成装置,即小型油气混输一体化集成装置、同步回转混输一体化集成装置、采出水处理一体化集成装置,简要介绍了一体化集成装置的特点、工艺流程、核心设备及在超低渗透油田的应用.此外,对今后超低渗透油田地面工程用一体化集成装置发展进行了探索,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
黄土是第四纪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陆相疏松堆积物,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分布,中国黄土分布面积约为63.5×104km2,其中湿陷性黄土占59.8%.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陕西吴起地区黄土梁地貌中黄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一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湿陷系数的变化趋势,并计算二者相关系数后推导出回归方程,探讨该地区黄土湿陷系数的计算方法.
姬塬油田作为国土资源部确定的首批国家级示范基地,地面建设在成熟工艺模式基础上,结合油藏特性、开发特点,以中型站场橇装化、井站管线智能化为突破口,对地面系统设计模式进行探索,力求集输工艺优化、布站方式简化、资源综合利用程度提高,以适应油田持续稳产和降本增效的需要,达到特低渗透油藏效益开发目的,进而为国内同类油气藏的地面工程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测铁管法测定了0.495mg/L、1.50mg/L铁标准物质,对两种方法在相对误差、加标回收率方面进行了比较.对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的水样进行了总铁含量的分析,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相对偏差、加标回收率的计算.结果表明:总铁质量浓度大于1mg/L的水样,两种方法均能满足测定要求,但测铁管法操作简便,现场适用性强;对于质量浓度小于1mg/L的水样,可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