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钛板法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syzj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法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3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手术开门减压节段均为C3~C7,其中75例患者使用微型钛板行“开门”侧固定(A组),另60例采用传统缝线悬吊“门轴”(B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及JOA(17分法)评分,在X线侧位片上测量C2与C7椎体后壁切线夹角α颈椎曲度),在末次随访时颈椎CT片上测量椎板开门角度β,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随访6~18个月,平均12.3±4.2个月;B组随访6~20个月,平均13.7±5.3个月.A组术后3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58.3%±10.0%,B组为57.1%:±9.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3个月颈椎曲度为19.1°±5.6°,与术前18.5°±5.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3个月颈椎曲度为17.3°±5.4°,与术前19.2°±5.3°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末次随访时椎板开门角度为40.2°±4.5°,与B组的39.1°±4.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3个月轴性症状发生率为17/75,明显低于B组的36/60(P<0.05).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和传统缝线悬吊均可以有效防止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再关门,微型钛板法可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性,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练,能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和颈椎曲度的丢失.
其他文献
  目的:筛选双黄连口服液抗H5N1禽流感病毒的活性部位。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制备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和连翘的总提物及各极性部位;采用H5N1假病毒检测体系,观察各样品
  目的:阐明新型DMARD药物艾拉莫德对小鼠胶原性关节炎(CIA)的防治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体内,采用牛Ⅱ型胶原(CⅡ)诱导DBA/1小鼠建立CIA模型,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组、模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黄酮(TFG)的抗炎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各半,体重(19±3)g);清洁级SD大鼠,♀(♂)各半,体重(165±20)g,均由浙江省医
会议
  目的:本研究观察丹酚酸B和丹参素对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调节作用及观察丹酚酸B和丹参素对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NO的影响,进一步阐明丹酚酸B的抗骨质疏松作用
  本文介绍了单味中药、中成药及中药复方对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疗效,可以缓解由该病导致的腰背痛、全身骨痛、乏力等临床症状、提高雌激素水平、
  本文通过对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三消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著作的梳理,系统阐述了刘完素治疗消渴病学术思想。历代治疗消渴多从“阴虚燥热”立论,或清热
  目前,我国植物药的提取生产面临五大问题,已对植物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制约。文章阐述了实行植物药提取生产现代化的优势,介绍了了数据采集、人工控制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本文对公司研发的热泵双效、热泵三效浓缩器从设备组成、热泵原理、节能节水性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将其技术性能指标与现有的普通双效、三效浓缩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由对比
  本文主要讨论《脾胃论》原作者李杲在理论上,对“脾胃学说”的建立,创新与发展。其学术思想远领先于当今“免疫治疗学说”上千余年,是中医界久负盛名有重大贡献的历史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