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波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来源 :第二届(2012)中国兔业发展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h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分离鉴定重庆市开县某肉兔场种兔和幼兔发生鼻炎的病原菌及筛选敏感的药物,试验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鉴定、生化试验、PCR扩增及基因测序、动物接种试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从发病种兔和幼兔鼻分泌物中分离到两株致病菌,都属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两株菌对氟苯尼考、阿奇霉素、菌必治、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兔场立即选用氟苯尼考注射液治疗,并实施消毒、隔离等综合防治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其他文献
作者对河南省境内兔用的主要饲草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兔用饲草189种,具有药用价值的草有181种,占95.8%.根据饲草特性,草拟了几个防治兔病的组方,以期对兔病起到防控的作用.
作者在河南省进行了实地考察兔用各类饲草,涉及到野草32科、88属、109种,种植牧草6科、11属、12种,农作物秸秆6科、16属、19种,树叶15科、22属、23种,蔬菜8科、18属、26种。并对其进行饲喂试验,均可供兔食用。
家兔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特征。本病在我国养殖业中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青岛地区近2年来的养殖场(户)发生兔附红细胞体病的情况进行调查和针对性指导治疗,成效显著,为该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治方法提供科学参考。
针对兔皮生产周期长的特点,本文在传统兔皮鞣制技术的基础上,在脱脂工段加入适当用量的脱脂酶,将脱脂时间从原来的1h延长至8h,在跳过软化工序进行短时间浸酸后,次日进行铬鞣。结果表明,除能有效缩短加工时间,简化加工工艺外,该工艺加工的兔皮皮板柔软丰满,手感良好,收缩温度在99℃左右,证明这种短流程的兔皮鞣制工艺具有可行性。
为了了解獭免在不同月龄毛囊和毛密度的变化,选择1~7月龄的獭兔为研究对象,通过活体取样,Sacpic法染色,对不同阶段切片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表明毛密度在1~3月龄处于平台期无显著变化(p>0.05),4~7月龄毛密度处于一个波形变动期,其中通过切片观察5~7月龄为全体止期,4~6月龄为换毛期.本研究清楚了毛密度的变化趋势、变化阶段、各阶段囊群特点,为獭兔取皮时间确定及提高毛密度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兔可食用的主要饲草有189种,本次试验选用的是幼年和青年八点黑獭兔24只,体重为1801.3±343.5g,对58种饲草进行适口性研究.供试兔分A、B、C、D四组,每组6只,每批试验4种草,每组1种草,连续4d,第1天50g/兔,第2天100g/兔,第3天150g/兔,第4天150g/兔.其结果是23种饲草为适口性好,占39.7%,食草率在80%以上;18种饲草为适口性较好,占31%,食草率在70
肉兔真菌性疾病是由小孢霉菌和真菌霉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仔兔、幼兔容易感染此病。本文经过试验发现,病兔每日用10%水扬酸涂擦患处,配合每周两次带兔用1∶400百毒杀消毒,结果比较理想,病愈后不易复发。
本文分别采用直接计数法、毛囊组织切片法和压力厚度法三种测定方法对四组獭免被毛密度进行测定,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测定结果对测定方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直接计数法耗时多,取样难度大。组织切片法相对复杂,需要专用设备。这两种方法对獭兔毛皮都会造成一定损伤;压力厚度法能快速测量毛被密度,其效率较高,且不会造成样品的破坏。
本实验建立了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兔皮中痕量镉含量的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在阶梯升高温度和加热功率条件下,用硝酸和过氧化氢彻底消解兔皮样品,消解后的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的铅铜.结果镉浓度在0~6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铅r=0.999 6;最低检出限铅为0.036 5mg/kg;对样品进行8次重复性实验,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147%;镉回收率在97.
参考GenBank中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fimN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大小为387bp的目的基因片段,优化PCR反应条件,建立了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显示,该方法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茵、魏氏梭菌和巴氏杆菌均无交叉反应,且检出最低浓度为10pg,可用于临床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