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山羊圈养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06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xiao88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马头山羊圈养疾病的发病流行状况与规律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制定出马头山羊圈养疾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其他文献
将TGEV、PEDV、PRV接种PK15细胞观察细胞病变,将细胞反复冻融三次收获病毒,并对病毒增值纯化。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各病毒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病毒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出TGEV-S、PEDV-M、PRV-VP6基因,相应的片段分别长410bp、501bp、432bp。将扩增的目的基因连接到pMD18-T载体上,经蓝白斑筛选出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用DNAStar
本研究建立一种简便、灵敏而又特异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Method,RT-LAMP)用于H3亚型流感病毒的检测。根据GenBank中注册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HA基因保守区的序列,设计一组对应HA序列6个区域的4条特异性引物进行核酸扩增,建立RT-LAMP反应体系,优化LAMP反应条件,等温扩增反应条件为65
应用14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BWEL-SPF鸡群在F15世代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由于长期的近交已经使相当一部分位点(35.7%;5/14)的基因型趋于纯合(>0.90)而被固定下来,群体内等位基因的变异程度显著降低。但在F15代改变传代方式后,多数家系(7/8)的FIS估计值为负值,其中有4个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这表明经过长期垂直传代的家系内的近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F
采用多重PCR方法对我国部分省市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鸡群进行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3132份鸡肛门棉拭样品中,检测出583份空肠弯曲菌阳性、平均阳性率18.61%,48份结肠弯曲菌阳性、平均阳性率1.53%;鸡饲养环境样品217份,6份空肠弯曲菌阳性,阳性率2.76%。不同鸡群感染率悬殊较大,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从0到73.3%、结肠弯曲菌阳性率从0到7.4%。30个鸡群中空肠弯
用纯化的硫氧还蛋白-IMPDH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对杂交瘤细胞及时筛选,阳性孔经4次有限稀释法克隆,成功获得1A8、1F2、2D2、2D12共4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IMPDH的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4株单克隆抗体腹水间接ELISA效价分别为100×211、100×211、100×210、100×28。经Western blot分析表明
为研究近年来在我国狐、貉和水貂中流行的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基因分型和变异情况,本研究通过RT-PCR扩增了来自2006~2007年间我国不同省份共13株狐、貉和水貂源CDV野毒株H基因全长,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通过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另外6株CDV野毒H基因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除HL株与其它CDV野毒株氨基酸同源性较低外(92.3%~94.1
本试验构建了H1亚型猪流感病毒A/Swine/Guangdong/LM/2004(H1N1)HA基因表达质粒,基因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加强免疫后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通过ELISA、HI试验筛选阳性克隆。应用ELISA、HI试验和Western blot试验测定McAb的反应性和特异性。共获得3株分泌抗H1亚型猪流感病毒HA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8C4、
文章对盐亭汇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种羊场2002~2005年山羊的繁殖生产记录资料和部分质量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舍饲条件下,山羊全年均可发情,但配种季节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尤以秋季最为集中;使用人工授精技术的受胎率达到自然发情配种母羊的受胎率;产单羔母羊的妊娠期极显著和显著地长于产双羔和三羔的母羊;不论公、母,单羔的平均初生重极显著高于双羔和三羔;出生双羔公羊的初生重显著高于三羔,双羔和
引进澳美、德美和邦德种公羊,对呼伦贝尔细毛羊进行导血提高,主要采取区域品系繁育技术,培育细型细毛羊品系和毛肉兼用型细毛羊品系,采用胚胎移植、冷冻精液配种、鲜精常温人工授精、鲜精高倍稀释、小群本交改良、选种选配等先进繁殖技术,综合运用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技术,使呼伦贝尔细毛羊群体品质、羊毛综合品质、产毛量和产肉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本文应用生物统计方法,对敖汉种羊场1999年至2004年度敖汉细毛羊育种技术资料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敖汉细毛羊品种质量又有显著提高,羊毛纤维直径(简称细度)已由过去的64支纱为主体转向以66支纱为主体.测算获得羊毛细度与毛长的简单相关和二级净相关系数,育成母羊为-0.093 0、-0.091 1(P<0.05)、成年母羊分别为-0.199 1、-0.188 1(P<0.01),而毛长与污毛量简单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