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在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术中使用纳米碳混悬液识别和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能否降低暂时性、永久性甲旁减的发生以及是否有助于提高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和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初次手术的患者241 例,手术方式均为甲状腺双侧全切加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且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其他文献
目的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10 月17 日—2019 年04 月01 日期间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完成14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包括胆管末端癌62 例;壶腹癌14 例,十二指肠癌12 例;胰头癌47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3 例;胰腺良性肿瘤6 例。
目的 对我院2003 年1 月1 日至2019 年2 月28 日期间外科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明确我院HCCA 外科治疗的总体情况与疗效。方法 对2003 年1 月1 日至2019 年2 月28 日之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并以根治性为目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71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对于术后偶然发现的胆囊癌的预后影响因素以及从胆囊切除术到再次手术的理想时间间隔目前仍不明确。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当患者及其家属问起最佳的再次手术时间间隔时,缺乏相应的临床研究结果证据。
目的 甲状腺癌是人体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1.1%.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甲状腺癌根据病理特点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性癌、髓样癌、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等,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为主要类型,占甲状腺癌的85%左右.
目的 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影像学评估较为困难,桥本背景下的甲状腺癌其中央区淋巴结由于存在反应性增生评估更是不易,因此需要寻求其他的预测途径。探讨桥本背景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并建立数学预测模型。
目的 To find the drainage methods of 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estibular approach with cosmetic appearance while drainage effect is ensured,and to explore the drainage volume variation.
的 探讨衡量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尤其多灶PTMC,病灶大小的最佳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12 年1 月至2017 年6 月初治的1508 例PTMC 临床病理特征,通过X2 检验、多因素统计分析,分别探讨癌灶最大经(the primary tumor diameter,PTD)、癌灶总直径(the tot
目的 研究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8 年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加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共入组342 例cN0 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手术,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预防性切除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送检,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包膜侵犯、腺体外组织侵犯、多发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