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滨岸带沉积物铅含量及判源分析

来源 :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2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上海滨岸带68个站位沉积物样品中毒害重金属元素铅(Pb)和各类金属元素(Fe、Al、Mn)含量及分布特点进行探讨。研究表明,Fe、Al、Mn和Pb含量从北往南呈下降趋势;沉积物中Pb平均含量(于重)为29.3×10-6,超过上海潮滩背景值,但未超过海洋沉积物质最(GB 18668-2002)第一类标准;沉积物中Pb富集系数为1.46,为轻度污染。根据实测样品沉积物中金属元素含量与元素地质背景含量的回归分析、归一化分析一致得出,Al、Fe、Mn没有受到污染,环境背景来源为决定性因素,Pb含量同时受到自然与人为的双重影响,其贡献率可能不相上下。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北京某污水处理厂A/A/O工艺运行情况,分析磷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对A/A/O工艺的磷负荷进行物料平衡分析;探讨磷去除与工艺运行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提出除磷的最佳工艺控制参数。主要结论有:污水厂进水总磷含量78~94mg/L,去除率在78~94%;除磷效果与泥龄呈反比关系;污泥负荷在0.1~0.2BOD5/(kgMLVSS·d)运行范围内对除磷呈现反向影响;磷积累量与排泥量具有反向关系,最佳
本研究从活性污泥中富集、筛选得到4株反硝化菌OFHB4、PFHB6、QF4和RF5,这4株菌在4d内对NO3--N的去除率可达99.6%以上,其中菌株PFHB6对NO3--N的去除率为76.38%。并研究不同溶氧条件对反硝化聚磷菌PFHB6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由此可见,需要控制低氧以使反硝化聚磷菌PFHB6达到更有效地脱氮除磷目的。
苯并[k]荧蒽和二萘嵌苯为共轭大分子,是美国EPA推荐优先监测的16种多环芳烃中的两种。本文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法对两种物质的荧光峰位置、线性范围等进行了研究。苯并[k]荧蒽和二萘嵌苯有特定的吸收峰位置,最大荧光峰位置分别为306/406nm和252/438nm,且荧光峰强度与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理论检出限达到μg/L量级。实验结果表明,三维荧光光谱法可以用于多环芳烃的直接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文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SPE-HPLC)检测猪、鸡和牛等畜禽粪便中土霉素(OTC)、四环素(TC)和金霉素(CTC)等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方法。畜禽粪便采用EDTA-Mcllvaine缓冲提取液提取,并用LC-18固相萃取柱富集畜禽粪便样品中的抗生素。结果表明,采用该预处理方法,三种抗生素的加标回收率介于51.3%~93.7%之间。以0.01mol.1-1草酸溶液/乙腈/甲醇(V/V/V
本文采用金属氧化物电极对电镀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电催化氧化中试研究。在间歇实验条件下考察了电流密度、处理时间和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在连续实验条件下考察了工艺的稳定性并结合GC-MS中间产物分析探讨了电催化氧化对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影响较小,电流密度对处理效果影响较大,COD去除率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能耗也随之增加,较合适的电流密度为100A·m-2。大分子有机物在电催化氧
富营养化是全球主要的水环境问题之一。国内外在湖泊、水库等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效,但是,地域不同,富营养化的防治途径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贵州省贵阳市红枫湖、百花湖和阿哈水库(简称“两湖一库”)水环境状况及污染特征,探讨了其富营养化防治方法和模式,对高原深水喀斯特型水库的综合治理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建立了一基于三维不可压缩流体Navier-Stokes方程和湍流κ-ε模型的重力流及污染物数值计算的数学模型。可应用于非正交网格的有限体积元法被用来解模型方程。此模型对水下夹带沉积物的重力流的速度、浓度及沉积物沉积状态的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高度吻合。模型被进一步地应用至模拟污染物被投入到三维库区的上游或宽广河道中不同位置的非稳态迁移,分析了污染物在各情形下的不同分布规律及特点,对处理河道及湖泊库
红枫湖是贵州省中部最大的人工水库,是贵阳市和周边人民最重要的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用水水源。但近几年来,红枫湖水质持续恶化,已由建库时的Ⅱ类水质降至Ⅳ、Ⅴ类水质。“蓝藻暴发”、“黑潮”等突发性水质恶化事件时有发生,直接威胁着区域供水和生态安全。红枫湖是典型的磷限制型富营养化水库,削减总磷是红枫湖污染治理的首要任务。在红枫湖水-沉积物体系中,98%以上的磷赋存于沉积物中,红枫湖底泥有机碳、总磷和总氮的平均
如何解决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湖泊及流域资源环境问题是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导致湖泊污染现状的五个主要方面的原因:一是片面的GDP考核制度,二是法律法规间规定相互矛盾、语义含糊导致部门间权力冲突,三是湖泊污染防治机构职能交叉、条块分割、权威乏力,四是对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执行缺乏公众监督机制,五是缺乏对政府湖泊污染防治的责任机制。最后,本文基于“将湖泊一流域系统作为一个生态
青海湖流域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系统脆弱区。长期以来,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监测工作以各部门、分专业为主,主要服务于各部门的专业需要,侧重于对单因子的监测和评价;对流域生态系统及功能的监测评价十分薄弱,监测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相关性和可比性。整合、完善各部门的监测资源,分工协作,建立完善的流域生态监测体系有助于掌握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为环境管理、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