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imabi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辅助复杂骨盆骨折的治疗,并评价计算机快速成型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估其临床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对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术式进行改良,建立一种椎间融合器植入联合椎体间颗粒状骨加压植骨的腰椎融合技术,并观察其在腰椎椎体间融合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高频超声(HFUS)对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于2014年3 月至 2014 年9月在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骨科对拟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0例,行股骨远端关节软骨损伤的HFUS检查,以膝关节镜手术所见为对照,计算比较HFUS和术前 MRI诊断股骨远端软骨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其Kappa系数。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腰椎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186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其中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护士立即问明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排好床位,并根据病情准备好各种物品,如抢救设备、防褥垫、床栏等。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系统进行全关节内缝合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2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FasT-Fix系统进行关节镜下全关节内半月板缝合,并进行膝关节功能Lysholm、Tegner评分。
目的:报道应用Ilizarov法加压短缩延长术治疗股骨大段纵向骨缺损的经验。方法:患儿,女,14岁。因大腿闭合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拔除钢板,持续洗净,单边创外固定治疗。伤后经6次手术,到入我院时,感染基本控制,股骨大段变细,纵向骨缺损,断端不连接,外固定松弛。
目的 探讨如何运用电生理技术诊断腕管综合征方法1、运动传导检测刺激腕部与肘部正中神经,于拇短展肌处记录;同时刺激腕部及肘下、肘上的尺神经,于小指展肌处记录。如果检测时发现远端运动潜伏期的延长与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的下降而尺神经正常,这高度提示腕管综合征的存在。
目的:分析讨论7例Latarjet手术治疗癫痫患者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伴有重度骨缺损的短期疗效。方法:2006年4月—2009年10月作者结合三维CT扫描和肩关节镜对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的肩盂前缘骨缺损和肱骨头后外侧的Hill-Sachs损伤的范围和程度进行评估,当肩盂呈倒梨形(骨缺损〉肩盂宽度的25%)合并或伴有EngagingHill-Sachs损伤,即运用Latarjet技术进行治疗,并对其
目的:探讨关节镜结合小切口修复肩袖全层损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肩袖损伤21例。术前32例行肩关节X线正位加Y位片和肩关节MRI检查,结果均证实为肩袖损伤,关节镜下确诊为肩袖全层撕裂。其中3型肩峰伴骨赘18例,均行镜下肩峰下滑囊清理和肩峰成形术;肩袖全层损伤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带线金属锚钉缝合术。
目的:初步评价关节镜监视开口套管保护下应用钩刀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通过年龄筛选60岁以上腕管综合征老年患者15例,臂丛麻醉下应用开口套管(Fast-fix分离套)管保护正中神经,于2.7mm小关节镜监视下,应用关节镜钩刀联合射频消低温汽化切断腕横韧带、狭窄屈肌支持带和鱼际肌腱膜,进行腕管彻底减压.
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的腰椎问盘摘除椎间融合技术(TLIF)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结果所有病例未出现手术造成的神经根和脊髓损伤的症状,亦未出现脑脊液漏及对侧神经根的刺激症状,随访1年X线片及CT显示197例患者获得椎间融合,17例患者因出现椎间盘炎、植骨量吸收等因素出现骨融合欠佳,随访3年后前方形成骨桥,椎间融合器未见下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