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文献的系统评价

来源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近十年来国内发表的有关中医药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为中医药治疗血液透析的临床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应用这些证据指导临床医疗. 方法:1.包括电子与手工检索,另外,为避免产生发表性偏倚,将对国内某些医院研究单位进行电话联系,以获取相关未发表的研究治疗.检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 (2000-2009)、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TCMARS) (2000-2009)、万方数据库(2000-2009),手工检索已发表或未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无语种限制.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评价量表进行录入及处理分析. 结果:在随机方法设计上,132篇文献均有出现"随机"的字样,但127篇(96.2%)文献没有描述具体的方法,且没有一篇文献有关于随机分配隐匿性的描述;盲法的设计上,124篇(93.9%)文献没有提及盲法设计;普遍不重视退出、失访及脱落病例的描述,仅有3篇(2.2%)文献有简单提及;在统计方法上,31篇(23.5%)文献未能事先确定疗效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结论推导方面,仅有15篇(11.4%)文献能完全以疗效指标的统计结果为依据推断结论,25篇(18.9%)文献能结合样本的代表性进行推广性的结果讨论,而35篇(26.5%)文献在讨论中未能提及结果的临床及统计学意义. 结论:目前的一些临床研究,对方法学的应用仍不够重视,以致大大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真实性,有待于今后在进行中医药治疗MHD的研究者中尽快普及临床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中医药干预血液透析文献的质量,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固肾汤加常规西药及静滴注射用盐酸川芎嗪为治疗组(80例)与常规西药及静滴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治疗的对照组(80例)进行疗效对照,临床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8例,基本缓解30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完全缓解14例;基本缓解22例,有效24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
肾小球疾病是指一组有相似的临床表现(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但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可有不同,病变主要累及双侧肾脏的肾小球,包括原发性(原因不明)、继发性(继发于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多数肾小球肾炎是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本课题组负责人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养阴清热、祛风利湿法,用于治疗阴虚湿热型的慢性肾小球疾病,并以此立法,总结出了丹芍方,观察了丹芍方的临床疗效,并对其
目的:观察预防性切除部分大网膜对腹膜透析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以及术后腹腔出血、腹透液渗漏、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和透析效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分为大网膜部分切除组和对照组.大网膜部分切除组患者于腹膜透析置管时,切除部分大网膜;对照组予常规开放式手术置管.比较两组术后导管功能障碍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置管前及透析3-6月后血肌酐(Scr)、尿素(urea)和二氧化碳总量(CO2CP)差异.结果:大网膜
慢性肾衰竭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疾患所致肾功能损害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严重地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其临床表现复杂,在中医学中难以归属某个病症,在“虚劳”“关格”“癃闭”等病症中可见本病症的描述。骆继杰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上独具匠心,除主张辨病、辩证相结合,灵活运用“三因”学说外,骆继杰教授在辨治慢性肾衰竭中以益气滋养肾阴
本文探讨了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滋肾解毒的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结果表明,中西组(32例)有效率为96.7%,复发率仅为6.3%,副作用发生率仅为37.5%;而对照组(20例)有效率为85%,复发率为20%,副作用发生率仅为75%.研究表明,中西组在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和减少副作用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择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按SGA评分方法分为轻、中、重度营养不良,根据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探寻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中,中医主证出现率以脾肾气虚证最高,阴阳两虚证最低.标实证中湿热证出现率最高,其次为瘀血证.轻度营养不良患者中脾肾气
本文通过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治疗方案,本研究在前期构建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工作基础上,对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符合临床路径纳入标准的病人进行了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指标检测,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统计。经过初步的临床观察,得出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临床路径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天数,但住院费用降低和肾功能改善情况尚不明显。结合国内外研究报道,目前临床路径的
CKD-MBD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ESRD患者的重要慢性并发症,与患者心血管事件及远期预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本文综述钙磷代谢紊乱的治疗进展,包括控制磷酸盐代谢、纠正低钙血症,防止高钙血症,维生素D,血液净化等治疗方法,总的来说,CKD-MBD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并发症已经引起肾科医师的高度关注,治疗率已明显提高,但当前的治疗现状仍存在一些不足:早期控制欠严格;规范的总体治疗实施困难;磷结合剂品
通过文献检索和学习,总结一种尿毒素硫酸吲哚酚的一些新认识,主要从其对心血管系统、肾脏病进展及骨代谢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及其清除方法进行阐述,指出IS是一种具有全身各系统广泛影响作用的尿毒症毒素,其最严重的危害在于其心血管毒性和肾毒性,直接关系到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CKD的进展,残余肾功能的减退,与CKD预后密切相关。加深对这种毒素的认识和加强对它的关注至关重要,值得拓宽思路展开各
林启展教授师承名老中医张琪,深受张老学说的影响,在慢性肾衰治疗(CKDS期)过程中,注重通过调理脾胃使脾胃运纳功能得以恢复,即以后天补先天,促进脾肾功能的恢复。脾胃功能正常,可使气血生化有源,达“调中焦而润四旁”之效,同时脾胃健运也能更充分发挥药效。在治疗慢性肾衰方面重视脾肾,注重三期辩证,并提倡授权疗法,临床疗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