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肾炎发病与干支运气及气象要素的关联性研究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五运六气临床运用首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emo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肾炎发病与干支运气及气象要素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999年2月4日至2011年2月4日共12年肾炎的住院病例.将肾炎病患者人数按运气时段进行统计,计算该疾病住院人数比值,分析比值在不同运气时段的差异,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肾炎发病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 结果:肾炎的发病比值,在天干岁运时段中的水运不及之辛年及水运时段最高,在泉时段以少阴君火在泉时段最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炎发病与所在节气的平均相对湿度,同时前一节气的平均水汽压、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P<0.05). 结论:肾炎的发病在岁运、在泉等时段中有一定的差异,肾炎发病主要“湿”有关.
其他文献
《素问·八正神明论》“四时八正”“法则天地,合以天光”,“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素问·六气藏象论》“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素问·生气通天论》“天运当以日光明”,“夫自古通天者,生于本,本于阴阳”.
乌梅丸集酸苦甘、大寒大热于一身,以杂治杂兼理肝风。乌梅丸重用乌梅,因乌梅酸平,入厥阴肝经,方中细辛、干姜、附子、蜀椒、桂枝以温下寒,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以辛甘之品以助阳复,黄连、黄柏以清上热,全方酸苦辛甘并投,寒温兼用。
患儿全身皮疹,尤躯干部及四肢密集,瘙痒严重不能入睡,且逐年加重,多家三甲医院诊为湿疹.往返北京、上海等多家医院住院治疗,效不佳,且连年加重,一般秋冬季节尤为严重.经朋友推荐于我处求治.刻下见:全身皮疹,躯干部及四肢密集,尤多以四肢外侧为主,头面部散发,皮疹高出皮肤,皮疹形态有疱疹状、有火山口状.瘙痒难耐,多数皮疹因搔抓溃破流血渗水,并伴随脱屑,血水与裤子粘连干结,每晚睡前脱衣服,其母描述犹如剥皮般
龙砂医学流派是以无锡江阴龙山、砂山地区为源头,萌芽于宋,由元代著名学者陆文圭奠定文化基础,经明、清两代医家的积累,不断向周边地区发展而形成的在苏南地区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流派.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应用审平汤的案例(4例)、应用苁蓉牛膝汤的案例(1例)、应用附子山萸汤的案例(1例)、应用黄连茯苓汤的案例(1例)。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中医治疗心系疾病多从脏腑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辩证等方面进行,效果良莠不齐.导师在总结以往治疗心系病经验的基础上,从“天人相应”观念出发,结合运气学相关理论,注重人作为天地的一部分,看重司天、在泉之气,主气、客气等对人整体气机的影响,应用丙申年司天方川连茯苓汤收效较好.
甲午之岁临床血证多见,表现多端,如便血、尿血、吐血以及紫斑,此类患者脉象多见滑数,或动促浮数,舌象多现伤阴征象,与甲午之际少阴君火司天之运气特点相应。整体治疗是中医治疗的优势,“治病求属”,“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是发挥中医整体治疗优势的核心。
五行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它主要被用来说明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普遍联系.五行学说对《黄帝内经》理论体系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阐述自然事物的普遍联系、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及疾病变化、总结五脏疾病传变规律、研究气候变化规律、研究气候变化规律、与六气配合,分析各年份主气客气的变化规律、说明运气的乘侮关系等方面,阐释了古代哲学中的五行学说在《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中的运用,
阴阳太极图体现着太阳视运动的变化,《黄帝内经》很明确提出采用移光定位法绘制出太极图,文章结合实测数据,介绍移光定位法绘制太极图的操作步骤,并解释了“移光定位”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