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测序对氨基酸代谢在中华绒螯蟹渗透压调节中作用的探讨

来源 :第八届世界华人虾蟹养殖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h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离氨基酸在甲壳动物渗透压和细胞容积调节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的分子机制尚没有得到系统论证.本实验利用新一代的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以淡水条件下中华绒螯蟹为对照,研究了急性盐度胁迫(30‰)24h后对其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研究共获得2.769亿条序列(Read),经组装获得20.637万个克隆重叠群,平均长度为613.9bp,N50值为1,470bp.采用CLC Genomics Workbench软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中华绒螯蟹肌肉和鳃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数分别为960和882.通路分析发现,大部分氨基酸都参与中华绒螯蟹的渗透压调节过程中,但以丙氨酸和谷氨酸可能是起最重要作用的氨基酸.研究还根据所获得的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片段设计了15对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RNA-seq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发现两种方法获得的15个基因表达量的倍数极显著相关(P<0.001),显著系数为0.80.研究结果不但揭示了氨基酸在中华绒螯蟹渗透压调节中的作用,还为甲壳动物渗透压调节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短尾亚目(Brachyura)、梭子蟹科(Portunidae)、青蟹属(Scylla),是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和海洋渔业资源.本研究在拟穴青蟹转录组454高通量测序基础上,挑选了2个生长相关候选基因-β-肌动蛋白(β-actin)基因和转化生长因子β
为深入了解罗氏沼虾抗病选育群体的抗病力和遗传信息,实验通过人工注射溶藻弧菌感染16个罗氏沼虾选育群体,并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对选育群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群体在抗溶藻弧菌感染的能力上存在明显差别,从中鉴定出抗病力强的群体4个(SH11-6、SH11-10、SH11-11和SH11-16),其在溶藻弧菌感染后的成活率高达80%;抗病力比较强的群体8个,其成活率为70%~75%;抗病力一般的
为了研究miRNA在拟穴青蟹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对青蟹精巢和卵巢的miRNA分别进行了测序.精巢中,共得到436条miRs,其中不能与miRbase中已报道miRs比对上,但是有预测的发夹前体的194条,与节肢动物中已报道mirs能比对上,不能与基因组比对上的271条,与节肢动物中已报道mirs和miR能比对上,不能与基因组比对上的75条,与节肢动物中己报道mirs和基因组都能比对上,没有预
本研究通过454-FLX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雌雄肝胰腺的cDNA文库进行大规模测序,首次从转录组水平对肝胰腺在性腺发育调控网络中的作用进行探索.肝胰腺参与甲壳动物的消化、免疫和生殖等多种生理过程,是甲壳动物重要器官.目前的研究显示,肝胰腺是卵巢发育过程中外源性卵黄蛋白原的重要合成和贮存场所,但在不同的甲壳动物中略有差异.通过454-FLX高通量测序平台
为评估饲料中不同精氨酸含量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氨基酸代谢酶以及抗氧化能力方面的影响,设计了六组等氮等脂的饲料(粗蛋白41.0%,粗脂肪7.5%),饲料中精氨酸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0.3%、0.6%、0.9%、1.2%和1.5%;实测各组饲料精氨酸含量分别为:1.44%、1.74%、1.99%、2.32%、2.51%和2.74%.凡纳滨对虾初始体重为0.50g左右,进行了为期8W的养殖实验.本实验结
本论文选择在我国分离得到的一株能典型产生麻痹性贝毒(PSP,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的有毒赤潮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株),研究了其对一种我国重要的经济虾类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肝胰腺和鳃HSP90和Caspase基因表达的影响.将中国明对虾暴露于浓度为200cells/ml、1
随机选取广东省内6种不同品牌斑节对虾商品料(编号D1、D2、D3、D4、D5、D6)进行60d养殖试验,评价其对斑节对虾生长及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在摄食D1、D5、D6 3种饲料时显著高于D2、D4两组(P<0.05);饲料系数在D5、D6两组显著低于D2、D4(P<0.05).(2)虾体的水分和灰分含量没有受到不同饲料的影响(P>0.05);而粗蛋白、脂肪含量分别
为探究人工养殖的鲫鱼和草鱼的脂肪肝、花肝、白肝、绿肝和肝肿大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试验以野生鲫鱼和草鱼作为对照组,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法,对人工养殖的正常和存在肝脏病变的鲫鱼和草鱼的肝组织进行组织切片,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得出人工养殖的鲫鱼和草鱼脂肪肝、花肝、白肝、绿肝和肝肿大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的变化,初步推断出脂肪肝、花肝、白肝、绿肝和肝肿大等肝脏病变的原因,用于指导生产实
本研究旨在探讨凡纳滨对虾对色氨酸的需要量.以鱼粉和豆粕作为完整蛋白源,添加晶体氨基酸配制6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粗蛋白含量为41.0%、粗脂肪7.8%),饲料中的L-色氨酸水平从0.2%以0.06的梯度逐步上升到0.5%.实验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初始体重为0.31 g±0.00 g),每天饲喂4次,实验为期7周.结果表明:饲料中色氨酸为0.32%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最高
以手挤一镊取雄虾的精荚、低温木屑干运过程死亡雌虾的精荚、经生殖活动后蜕壳雌虾的精荚和蜕壳雌虾为实验材料,通过伊红苯胺黑染色、细胞计数的方法和精子的数量、畸形率和存活率为指标评价精荚质量,采用不同来源、不同保存时间的精荚和不同处理方式(自然产卵法、湿法、滴管法和干法授精)进行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体外人工授精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刚死亡雌虾精荚内精子数量为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