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曲线匹配的公交到站时间预测

来源 :2016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272939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交车辆到站时间预测是实现智能公交的重要内容,根据智能公交发展现状及需求,提出基于站点间运行时间曲线匹配的公交到站时间预测方法.同时考虑到影响公交到站时间的因素较多且关系复杂,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实现了历史数据的自动分类.最后,以广州市311线路111天的公交进出站数据为基础,对提出的预测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可行性和准确性两方面都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移动端导航软件已经成为行人导航的关键工具,识别行人当前导航状态,辅助导航软件提供更好的服务,是行人导航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有限状态自动机的行人导航状态匹配算法,其核心思想是在识别行人动作基础上匹配行人当前导航状态.首先借助谷歌眼镜及智能手机上搭载的多源传感器对行人动作进行识别;其次根据有限状态自动机的理论将行人导航过程分为熟悉、陌生及迷路三类状态,并建立转移模型,确定状态转移条件对应的
以人群疏散宏观网络模型EVACNET4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满足其室内空间人群疏散模拟的概念模型,实现由现有的建筑物三维数据模型到人群疏散宏观网络模型的快速建模,并设计科学的可视化表达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本文以建筑物数据模型和EVACNET4概念模型为基础,设计的室内人群疏散场景建模方法大大地节省了手工生成疏散场景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可以有效地实现由建筑物三维数据模型到人群疏散宏观网络模型的快速
用户模型是位置服务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关键,为增强战场位置服务系统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本文从战场态势认知角度分析战场用户需求,立足实际应用将个性化需求进行形式化描述,提出了五元组交互用户模型来建立用户表达方式,采用基于战场认知的用户特性主题模型的方法来构建用户模型用于需求特征匹配,最后设计了基于动态认知的用户模型更新机制完善用户模型的更新与修正,为战场态势感知自适应系统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了基
内流流域指一个其中没有任何水体与外界水体相连的区域,它的地表径流无法外流至海洋.内流流域分布范围广泛,是地球地貌、地表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的流域提取分析方法是针对外流流域,内流流域鲜有涉及.在DEM中,内流河,内流湖泊等表现为洼地形式,常规算法会填平洼地,导致无法通过DEM提取内流流域,而本文采用优先漫水失踪法,通过模拟水流注满洼地并溢出的过程,获取洼地内正确的汇流方向并同时获得水溢出每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梯田作为最为典型的人工地貌,已成为主要的特征地形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照晕渲模拟的梯田快速提取方法,通过对采用无人机航测生成的1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对称方向的光照晕渲模拟,实现了梯田区域以及田坎线的快速提取.本文对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流域的梯田进行了提取.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提取精度;我国现有的系列尺度DEM对梯田的描述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有待进一步
常规面向对象图像分析方法(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OBIA)遵循"先分割后分类"的技术框架,然而仅基于分割图斑的OBIA存在局限性,如没有考虑到图像的边缘信息.由于人工地物是高分影像信息提取的重要目标,而且其一般具有平直边界,为此,将直线作为线基元实现面线协同OBIA。为实现上述目标,设计了面(分割图斑)线(直线)基元融合的OBIA技术框架(Region-line
阐述了矢量地理数据多重数字水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首先陈述了矢量地理数据多重数字水印技术的相关概念;然后根据多重数字水印技术采用的不同算法分别陈述了多重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对矢量地理数据多重数字水印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今后矢量地理数据多重数字水印技术研究可以从多重水印容量定量表达;多重水印信息动态嵌入研究;多重水印信息动态检测等方面开展。目前针对矢量地理数据的多重水印技术研究较少,且多集中于
基于DEM提取沟谷网络,其中一个关键参量是汇流阈值,目前该阈值的选择大多是通过经验判断或者目视观察,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为了解决阈值不确定性,本文以5m分辨率DEM为实验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沟头点的自适应沟谷汇流阈值的确定方法.沟头是沟谷网络的起点,影响着沟谷的几何形状、地形指数和水文响应.首先使用正负地形法提取沟沿线,将初始河网沿汇流反方向延长至沟沿线相交,获取沟头点,然后将沟头点汇流值的众数作为
人口密度变化是大都市发展过程中人口集聚扩散所产生的本质特征.通过构建人口密度方程,可以定量地表达城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过程.关于城市人口密度方程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但仍有不尽完善之处.例如,计算人口密度的空间单元的划分方法及其大小,将给人口密度方程的构建带来重要影响,这就是在地理学和生态学领域都极为关注的尺度效应问题.本文将以上海为例,探讨与人口密度方程相关的空间尺度效应问题.
面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建立有效的应急反应机制,实现高效的应急物资救援是拯救生命,减少财产损失的有效手段.然而,在灾害环境下,因遭受交通事故、次生灾害及社会车辆无序进入灾区等多种动态因素的影响,交通网络状态难以预知,导致难以寻找有效的运输路径,进而延误应急物资的及时运达;此外,动态变化的灾情将产生不断变化的物资供应与需求.传统方法在动态环境的适应性、多出救点多受灾点间的调度均衡性以及求解效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