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昌北机场降雹的综合诊断分析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454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2005年4月30日发生在昌北机场一次冰雹过程进行深度分析.分析了当日00时的高空、地面资料、诊断场和雷达回波图.结果发现,强雷暴发生前的诊断场资料极利于雷暴的生成,从雷达高显图上分析出穹窿区,预示着有极大的上升气流,平显图上分析出V形缺口,表明雷暴云中产生了冰雹.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天气图资料,地面中尺度站的观测资料、各种雷达产品资料的分析,认识浙江一次强风暴的发生特点,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一些启示.从天气背景来看,雷暴大风产
会议
通过对近两年徐州出现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个例进行分析,将过程前后的地面加密天气图与雷达回波及灾害性天气进行对比,找出了强对流发生、发展、消亡的事实和原因,总结出初步的概念
本文利用我国现有的雷达探测技术,防雹火箭技术,以及雹云物理和防雹研究成果,借鉴俄罗斯火箭防雹经验,研究和设计了雷达--火箭智能化防雹系统.该系统与雷达联机,实时处理观测数据,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秦巴山地2005年7月1日至10日连续10天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8日夜间的一次局地强降水,结果表明:连阴雨天气是在西太平洋副
会议
通过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利用基本数据产品和物理量产品,分别分析了庆阳市2005年5月30日强冰雹过程和7月1~2 日连续暴雨过程中雷达回波强度、速度、云顶高度、垂直累积液态含水
会议
一般都认为Julius von Sachs是现代植物生理学的创始者。他对当时受黑格尔和歌德影响的自然哲学的植物学,给予各种的实验性质,建立了新的学科——植物生理学。然后,他的学生
通过对攀西地区"7.7"暴雨过程中的环流及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分析表明:副热带高压西北侧能量、水汽输送带中当大气中储存着丰富的不稳定能量和有高空风垂直切变存在时
会议
本文统计分析近三年内宁波雷达的非气象杂波的类型,认为杂波可分成地物杂波,AP杂波,来自其它辐射源的干扰及机械问题导致的杂波及移动物体造成的杂波等;同时还分析这些杂波普遍具
会议
本文选取2005年5月10日、6月11日、6月28日、7月13日及04年6月20日发生在邯郸辖区内的冰雹天气过程,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并结合雷达回波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
会议
本文以2004年12月20-22日我省大范围自南向北的强降雪天气过程的分析为基础,结合预报员的实践经验,着重从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产品的演变特征中对比分析出此次降雪的成因,分析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