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观察氟喹诺酮类和联合阿奇霉素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来源 :201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onmoun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动态观察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和联合阿奇霉素对不同阶段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a)生物被膜(biofilm,BF)的抑制作用.方法 结晶紫法和扫描电镜.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葡萄球菌情况,对其易感因素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老年患者医院感染葡萄球菌。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住院的395例葡萄球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究PCT、CRP、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可溶性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CAP感染诊断和病情危险程度评估中的价值,以及各生物学指标之间的优劣方法 CAP患者组(53人):收集2015年我院CAP的住院患者治疗前、标本治疗后血清样。
目的 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状及分布情况;研究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相关基因的关系。方法 收集124株鲍曼不动杆临床分离菌株,采用K-B法行体外药敏实验,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菌株生物被膜形成,并应用PCR法检测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csuC、csuD、csuE、bap、bfms、abaⅠ的表达情况,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目的 颅脑疾病昏迷的患者,由于长期卧床,造成死亡的原因往往不是脑源性的,而是肺源性的。因患者长期昏迷卧床,主动咳嗽减少痰液粘稠不易排出,坠积于肺部,而诱发肺部感染。护士在做气道吸引时,1经口---而导致口腔残留痰痂,口腔干燥,破溃,疱疹,以致感染。
目的 论证定喘方在治疗婴幼儿反复喘息性疾病的疗效,并探讨其免疫机制。方法 选取60例诊断为反复喘息性疾病的住院婴幼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三组,三组均使用基础西药,中药组加用定喘方,激素吸入组加用普米克令舒吸入,总疗程2周。测定治疗前后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的IL-4、IFN-r水平。
目的 比较低中剂量的吸入性环索奈德和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轻中度哮喘的口咽部安全性.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在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并手动检索会议论文,收集关于低中剂量的环索奈德和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轻中度哮喘患者安全性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资料提取、分析、评价,并筛选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使用RevMan5.3、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
目的 观察氧气雾化吸入后拍背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 方法 将60例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抗炎 平喘 止咳 化痰 退热及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拍背 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60.0%结论 氧气雾化吸入后拍背对新生儿肺炎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早期呼吸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的同时采用呼吸功能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
目的 通过回顾性病例收集的方法探讨单纯血液灌流与血液灌流联合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百草枯(PQ)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至2016年01月,包钢医院MICU收治的PQ患者6例,随机分为血液灌流组(HP组)及血液灌流联合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HP+CVVH组).HP组3例行HP治疗2h,HP+CVVH组3例行HP治疗2h,此后行CVVH治疗24h.
目的 探讨柠蒎肠溶软胶囊在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缩短患儿治疗期间.方法 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9例肺炎患儿同时伴有咳嗽及粘液高分泌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n=14)和对照组(n=15).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桉柠蒎,对照组仅给予综合治疗,疗程为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