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镇痛催眠作用的影响

来源 :全国第四次麻醉药理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麻醉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54265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丙泊酚(Prof)镇痛及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板法观察Dex 10μg.kg-1对Prof 20mg.kg-1热板痛阈(HPPT),扭体法观察Dex 5μg.kg-1对Prof 20mg.kg-1扭体次数的影响;翻正反射法观察Dex 40μg.kg-1对Prof100mg.kg-1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及入睡率的影响.结果:热板实验中,NS组、Dex组和Prof组HPPT较基础痛阈无差异(Dex组30min时除外,p<0.05),合用组HPPT给药后较基础值延长(P<0.01,P<0.05);与NS组相比,仅合用组HPPT延长(P<0.01);与Prof组相比,合用组HPPT延长(P<0.01,P<0.05).扭体实验中,与NS组比较,Prof组小鼠的扭体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合用组扭体次数减少(P<0.01,P<0.05);合用组小鼠的扭体次数较Prof组减少(P<0.01).翻正反射法实验中,NS组和Dex组无一只小鼠入睡,Prof组与Dex+Prof组入睡率均为1.0;与Prof组比较,合用组睡眠潜伏期缩短(P<0.01),睡眠时间延长(P<0.01).结论:合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的镇痛及催眠作用增强.
其他文献
本文重点从GABA受体和NMND受体两方面,研究了全身麻醉药和挥发性麻醉药对为成熟神经中枢系统的作用机制,为开发防止人类长期神经行为异常的治疗手段提供参考.
本文简要介绍了盐酸右美托咪定的成分和特点,重点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NF-κB、炎性细胞因子等方面,讨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免疫调节功能发挥的作用,对抑制炎症反应,保护机体功能提供参考.
本文对1例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STORZ MP 100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疼痛治疗仪(ESW)进行治疗,治疗期间未采用其他治疗方法,也没有服用相关药物.一年后患者腰背部疼痛僵直症状明显好转,双侧骶髂关节面骨异常信号范围缩小.
目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氯胺酮对VPM和S1区桶状皮层神经元的谷氨酸受体电流的影响,探讨其确切的突触前和突触后作用机制,进而为阐明全身麻醉药物致意识消失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与理论支持,为研发作用靶点更明确、副作用更少的理想静脉全身麻醉药物奠定基础.方法:出生后11天-19天SD大鼠,断头取脑,制备含有目的脑区(丘脑VPM或大脑皮层S1区)的脑片,厚度为300μm.全细胞模式下记录s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探讨张口受限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fibreoptic bronchoscope,FOB)健忘镇痛慢诱导插管的处理方案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段实施局部麻醉:鼻腔以1%丁卡因加3%麻黄碱行鼻腔表面麻醉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喉-声门上区以2%利多卡因2ml表面喷雾麻醉;喉-声门下区以2%利多卡因2ml/次经环甲膜穿刺行喉及气管表面麻醉.局部麻醉完善后,氟哌利多1~2mg、咪达唑仑0.05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