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多途径疗法在输卵管积水腹腔镜术后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u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输卵管炎引起的输卵管积水在输卵管病变中又最为常见。本研究针对输卵管积水性不孕宫腹腔镜术后采用中医药多途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某院妇科住院的140例输卵管积水性不孕患者。治疗组:原发性不孕20例,继发性不孕50例;对照组:原发性不孕28例,继发性不孕42例。治疗组口服通管促孕合剂,所有患者术后阴道血止或月经净后3天行盆腔炎综合治疗。对照组宫腹腔镜术后不做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输卵管通畅情况、妊娠情况、中医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输卵管积水性不孕宫腹腔镜术后采用中医药多途径综合疗法,内外合治,针药并施,标本兼顾,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直径小鼠胫骨中1/3单侧骨皮质缺损小鼠模型,为组织工程材料研究、骨缺损修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和骨缺损基因治疗研究等提供动物模型.方法:本研究以8周龄雄性近交系小鼠C57BL/6J为实验动物,利用牙科磨钻分别制备直径为0.8 mm和1.0 mm小鼠胫骨中1/3单层皮质骨缺损模型;分别于7天、21天、28天利用铝靶X光摄片对缺损修复进行比较研究;于骨缺损28天利用Micro CT对骨缺
目的:比较研究兔胫骨上段单皮质8 mm骨缺损和桡骨中段1.5 cm骨缺损修复过程差异.方法:本研究以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利用牙科磨钻分别制备直径为8 mm胫骨上段单皮质骨缺损和15mm兔桡骨中段骨缺损模型;分别于术后1周、4周、12周行X光摄片对缺损修复进行比较研究;于骨缺损12周利用Micro CT对骨缺损修复行CT平扫及骨组织三维成像;于骨缺损修复12周取材、4%多聚甲醛PBS固定、
会议
会议
文章对苦参及其提取物进行了介绍。本文从对苦参及其提取物治疗卵巢癌的相关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两个角度对苦参及其提取物的抗肿瘤疗效及机制进行总结,期望能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对苦参及其提取物治疗卵巢癌的前景进行探讨和展望。
本研究通过建立子宫肌瘤模型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理冲汤对大鼠子宫肌瘤组织Bcl-2 ,Bax,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理冲汤治疗子宫肌瘤的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自然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孕12周前终止者称早期流产,临床上80%以上为早期自然流产。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住院部的自然流产患者,B超示胚胎停止发育(无原心搏动、不能见到胚芽等),行清宫术者236例。中医证型分析:脾肾两虚型103例,占43.64%;肾虚型90例,占38.14%;气血虚弱型35例,占14.83%;血热型8例,占3.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病情较顽固,为妇科常见病。选取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慢性盆腔炎病人300例。对采集的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四诊信息采集表进行审查、核对,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4.0进行统计分析,证候分型构成采用聚类分析,症状间的相关程度采用卡方检验,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
本文以近十年国内发表的关于中药联合IVF-ET治疗不孕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一次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Meta分析对临床妊娠率行系统评价,为中药参与辅助生殖技术提供有价值的循证医学依据。对医学数据库等大型数据库进行检索中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中药联合IVF-ET治疗对不孕症治疗有效,与单纯IVF-ET治疗相比可提高临床妊娠率,
异位妊娠是一种妇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8年5月-2010年5月采用米非司酮与消癥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共35例。选择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患者6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西药杀胚用米非司酮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仅服用西药杀胚用米非司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32例,占91.2%;对照组有效23例,占76.6%。本临床观察以中西药并用的方法,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