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脉守望传统文化生命--不断拓展地方志功能,发扬“仙人掌”精神

来源 :中国地方志学会方志学分会2017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仙人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仙人掌”精神就是对生命的热爱,在恶劣环境中坚持守望着生命.地方志人就是坚持传承中华文化的“仙人掌”,他们和“仙人掌”一样,同样的喜欢阳光、同样的专一、同样顽强的生命力,传承着中华文脉,守望着传统文化的生命.地方志工作要接地气,有底气,聚人气.不断拓展地方志功能,紧跟时代脚步,不断创新,构建地方志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将方志资源数据化,开展方志学大数据平台建设应用学科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汉武帝时期为统治所需,开凿关中漕渠,着力经营漕运,逐渐构建成一套完整的运输系统,使关中交通大为改观.在对这一运输系统的解构中,通过对漕渠渠道、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及其主导下的人口增长是京畿物资供需失衡的根源,也是中国历代都城盛衰的关键.唐显庆至开元间长安、洛阳政治地位的变化就是人口膨胀引发粮食供给不足,并
近来,在查阅有关李昭玘(字成季,自号“乐静居士”,是北宋后期著名文学家)的史料过程中,发现其籍贯记载,说法不一:大致有“济南说”、“巨野说”、“任城说”及“曹南说”等十
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连接中亚、西亚、北非和欧洲的重要商贸道路,也是一条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道路.丝绸之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与变化,与黄河文明的发展转化具有一致性.河南
开庆《四明续志》在保存宋代文献、史料等方面有一定价值.清咸丰时徐时栋曾予以精校.清儒认为开庆《四明续志》为一人家传及私集,不合志体.回顾志书成书历程,可知开庆《四明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已有多项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景德镇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程从未间断.文章通过阐述景德镇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并借鉴已有申遗
围绕着中英划界问题,中国相关有识人士,特别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西南边疆本土有识人士,纷纷积极地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而走向边疆前沿,走向划界争端的焦点地区,进而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将传播学理论引入方志学,两者相互交叉、融合,构建方志传播学,对于方志学科和方志工作均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方志传播学薄弱的研究现状,首先,要加强传播学理论的学习和引进
中国北部疆域历史是建构中的“中国边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在边疆学视阈下的中国北疆历史的书写取向引发了中外学术界的争论.针对中国北疆的历史,国外学者视边疆历史的
德钦藏族傈僳族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例子告诉我们,民族间的文化存在差异,各民族保持着各自的文化特色,同时也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民族之间相互交往和流动,促进了优秀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