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角层下脓疱性皮病1例

来源 :第十届四川·重庆皮肤性病学术会议暨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三次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k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以"脓疱型银屑病"收住院治疗.既往史及家族史均无特殊.经检查确诊为角层下脓疱性皮病。治疗过程予复方甘草酸苷、白芍总苷、强的松、柳氮磺吡啶 ,卤米松乳膏、卡泊三醇乳膏等治疗后,皮疹消退,目前仍在随访中。本病应注意与脓疱型银屑病、IgA天疱疮、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等相鉴别。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离子束治疗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门诊60例稳定期的瘢痕患者,包括36例痤疮瘢痕,24例手术或外伤瘢痕.均采用离子束进行治疗,每两个月治疗一次,三次一个疗程.通过每次治疗前、术后2周及2月观察皮肤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通过临床观察,6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疗效显著21例(35%),有效24例(40%),轻微改善5例(8.3%),无效10例(16
目的:观察盐酸非索非那啶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德临床疗效.方法:2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5例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啶片60mg,2次/d,同时服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2粒,3次/d;对照组仅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啶片60mg,2次/d.两组病例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疗程结束后4周内随访了解复方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75.24%(X2=11
小切口腋臭清除术是近年来治疗腋臭的新方法,但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皮瓣坏死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传统换药方法持续时间长,创面愈合慢,且愈合后局部易形成瘢痕挛缩,影响上肢功能,给患者的身心和经济都带来严重负担。美宝湿润烧伤膏其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祛腐,生肌,并能通过原位于细胞培植再生修复受损组织。产品覆盖创面后,在创面皮肤温度的温化下,油液渗入创面,油液与创面接触后,失去亲脂性而被创面组织排除到表面,
外耳道疾病谱广,长期由耳鼻喉科医师进行诊治.作者在耳鼻喉科会诊中收集整理4例外耳道皮肤病,对其诊疗经验进行总结。外耳道本质是皮肤,需要皮肤科医师参与治疗。传统耳鼻喉科所关注的“炎症”,局限于细菌感染。忽略了皮肤屏障、真菌感染及皮肤变态反应等因素。其治疗手段多为单一的抗细菌治疗。耳鼻喉科外用剂型以水剂为主,长期应用于屏障不完整皮肤进一步加剧经皮水分流失,加剧皮肤屏障破坏。皮肤科医师熟练掌握CO2激光
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皮肤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具有遗传异质性。TSC虽临床表现复杂,但仍是仅依靠临床表现就能做出诊断的少数遗传性疾病之一。TSC目前尚不能彻底治愈,对症处理为主,对癫痫发作者可使用各种抗癫痫药物,外科手术切除癫痫灶可取得较好疗效,对有症状的肾脏病变可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栓塞、部分肾切除等方法,对有症状的肺部病变可试用醋酸甲羟孕酮或卵巢切除术。因TSC许多临床表
本例患者为男性儿童,发病前无外伤史,皮损主要位于双侧耳廓,属于继发性粟丘疹,反复发生的冻疮可能是本病的诱因。本病治疗上可采用将角质物挤压和挑出的方法。国外文献报道可采用外用维A酸及口服维A酸治疗。也有报道米诺环素口服,连用2-3个月,但不适合儿童患者。有效地预防冻疮对于预防儿童斑块状粟丘疹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环状肉芽肿是良胜肉芽肿性疾病,发生于真皮或真皮下组织以环状丘疹或结节性损害为特征。临床上主要分为局限型、泛发型、穿通型、皮下型等。其中泛发型环状肉芽肿较少见,发生于儿童更为罕见。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日晒、蚊虫叮咬、各种感染、糖尿病、甲状腺炎、脂代谢紊乱,外伤等因素121有关。应与丘疹坏死性结核疹、环状扁平苔鲜与持久性隆起性红斑等疾病鉴别。本例患儿采用局部皮损处糠酸莫米松乳膏封包换药,复方倍他米松
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是一种以变性胶原被排出体外为特征的穿通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伴随的系统性疾病被认为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鉴别诊断需考虑其他穿通性皮肤病,如匍行性穿通性弹性纤维病、穿通性毛囊炎及Kyrle病。本病有自限性,但易反复发生。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多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本患者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糖皮质激素类及维A酸类软膏,联合NB-UVB照射治疗,疗效尚可。
文中报告1例伴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的泛发型线状表皮痣.患儿男,4岁.因全身涡纹状、地图状、片状、线状丘疹3+年就诊.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伴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的泛发型线状表皮痣.治疗上,局限型皮损可尝试YAG激光或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可复发。炎症型若伴有剧烈痰痒可对症使用抗组胺药、雷公藤多甙、复方甘草酸苷片及阿维A等。而泛发型如本例患儿尚无理想疗法报道。
根据病史、组织病理提示,该患者确诊为:(皱褶部)反向性色素性扁平苔藓。临床上需与黑棘皮病、褶皱部网状色索异常、炎症后色素沉着和特发性斑状色素沉着症、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灰皮病)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