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新时期的研究型大学发展思考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gverger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科教兴国重大战略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迎面而来,形势发展瞬息万变,为了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发挥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21世纪的新形势,科学制定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战略,将某校建成在全国领先的研究型大学。本文分析了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必要性,全面建设新时期的研究型大学发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一个非常精辟的论断,他告诉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的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生存发展的根本。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国家赋予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正在启动的“知识创新工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就是要使大学成为国家的知识库、思想库,特别
二氧化碳气相爆破预裂不仅能够提高煤层的渗透性,而且能够驱替瓦斯。在玉溪煤矿1301工作面已完钻区域施工预裂孔对其进行预裂,并对其驱替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气相爆破预裂不仅能够提高自身抽采浓度,更能够提高压裂周围单组瓦斯抽采浓度和抽采量,第10组抽放单元总管的瓦斯体积分数在预裂前后由31.0%提高至45.3%,抽采混量由1.41 m3/min增长至1.73 m3/min;第14组抽放
在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高等院校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在注重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和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知识的传授,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无疑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本文简述了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要把握的关键问题,并就某校关于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进行浅谈。
大学的软环境是指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和风貌,是一所大学的内在品质。一流大学必须有自己的境界,有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追求,有自己的精神品位。本文分析了高校软环境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指出应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切实加强高校软环境建设。
在高校工作环节中,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如何把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教学科研一体化,一直是学校发展工作的重点。为此,本文强调要努力探索科研和教学的结合点,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形成科研与教学互动、教学与科研相长的良好局面。
党的十六大把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由于研究型大学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领先水平的学科群、科学综合化优势等,研究型大学对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这也是其办学的宗旨和责任。建设研究型大学可借鉴和学习国外研究型大学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构建具有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介绍了关于本科教学评估及有关情况,提出不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既是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某校本科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需求,分析了目前该校本科教学及迎评促建工作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加强本科教学,做好迎评促建工作的一些基本思路进行浅谈。
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将受到各方面的冲击,高校本科教育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求生存、谋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人才竞争的全球化,人才竞争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上。高质量的人才需求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这样就增加了对本科人才的需求。人才质量的竞争将促使我们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特别是把培养学生具有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本文介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的总体发展战略的定位: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多科性、研究型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不仅要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要体现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特征,本科教学工作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基础,为了实现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必须对我们现行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机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找出问题,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
大学教育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这种素质教育功能蕴含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制度、本科培养计划、教育过程及评价体系等诸多要素的组合。是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基于学校的定位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也应当不同。正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造就了各个学校的办学个性与特色。作为研究性大学而言,对本科生的培养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