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龙王庙和灯影组储层沥青地球化学与沥青-源岩对比研究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eh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磨溪-高石梯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和震旦系灯影组油气来源及古油藏充注方向,在高石梯、磨溪两个地区共采集50余口井的储层沥青样品,进行了色谱质谱、碳同位素和稀有元素的测试分析.对碳同位素、甾烷、萜烷、三芳甾烷、“三芴”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稀土元素等指标的精细指纹对比,可以确定高石梯一磨溪地区的储层沥青属于同一族群,其油源可确定为高石梯-磨溪地区的笨竹寺组和灯影组两套烃源层的共同贡献。同时,运用储层沥青的二苯并噻吩总量、4-/1-MDBT等参数的等值线图,初步揭示:1)灯四段和灯二段主要充注方向是从西南充注点从西向东充注,在高石梯地区古油藏充注相对比较强;2)在龙王庙组磨溪地区古油藏充注相对较强,同时除了从西向东充注方向外,从北向南的充注能力也比较强;3)龙王庙组古油藏的主要充注方向是从来源来源于德阳一安岳凹陷的石油从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注入,该方向为第一优势通道上,MX 12井区为主要注入点;4)总体上古油藏充注方向从灯二段、灯四段到龙王庙组有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即从灯二段、灯四段到龙王庙组虽都是从西部凹陷向东部古隆起充注为主,但主要充注点逐渐由从西南向西北转移的特征,并且从北向南的充注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
其他文献
目前塔中地区已有较多轻质油的勘探发现,说明塔里木盆地深层原油的勘探开采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塔里木盆地的轻质油演化程度较高,许多常规地球化学参数已经失效,而且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动,不同区带有不同的地热演化,进而使塔里木盆地的原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造或者破坏,这是造成塔里木盆地不同区带的原油特征差异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构造运动带来的地热变化影响着烃源岩的热演化,也导致在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成熟度的原
目前对于热水沉积区烃源岩发育的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热水沉积作用与烃源岩发育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开展热水沉积作用与烃源岩发育的相关研究,明确热水活动对烃源岩发育的作用机理,对今后油气的勘探开发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发现,早寒武世上扬子地区地球化学参数异常与扬子海底深大断裂引发的热水活动密切相关。频繁的热水活动,为海水提供了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热能,以热水喷溢断裂为中心
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地层中存在大量的储层沥青,这些沥青通常被认为是原油高温裂解的产物、是古油藏存在的最好依据。通过对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30口井65个储层沥青进行分析测试,发现在这些沥青抽提物中普遍存在25-降藿烷系列化合物。通常认为,该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沥青可能的烃源岩包括下寒武统笨竹寺组、震旦系灯影组三段,以及陡山坨组;通过对可能的烃源岩抽提物进行分析测试,发现烃源岩中也普遍
我国南方下古生界广泛发育下志留统与下寒武统两套富有机质海相页岩,具有巨大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系统地研究高成熟度页岩中有机质,尤其是固体沥青的力学性质,可获得更准确的岩石力学参数,有利于钻井井壁稳定研究、压裂改造设计、页岩气甜点预测以及地震波预测。固体沥青化学结构的变化与其力学性能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有机质大分子中的脂肪碳不断地从主体中断裂分离,导致剩余有机质芳构化程度增加,有机质密
南堡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典型的陆相新生代富油气断陷凹陷.随着勘探程度增加,中浅层构造油气藏寻找规模优质储量难度增大.近年来,针对中深层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取得较大突破,成为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其中在南部斜坡带南堡3号构造沙一段埋深大于4000m的碎屑岩储层仍能保存较好的储集性能,多口井获得高产油气流,中深层岩性油气藏已成为冀东油田十三五主攻领域.本文以南堡凹陷海域南部斜坡带中深层(Ed3-Es 1)岩
大港探区古生界受印支—燕山运动影响,地层普遍遭受抬升剥蚀,但探区内依然残留着大面积分布的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相继发现了孔店潜山、乌马营潜山、埕海潜山煤成油气藏,随着勘探不断进行,近年来在港北潜山成功钻探一批工业油流井,表明大港探区潜山古生界勘探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由于潜山类型多样,供储关系复杂,形成的油气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不同潜山油气来源不清,针对以往存在的研究问题,结合勘探钻井新样品的补
济阳坳陷历经50余年的勘探,现已进入高勘探程度阶段,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逐渐由构造油气藏转向地层、岩性等隐蔽油气藏,油气勘探的难度逐年加大.主要勘探目的层逐渐由中浅层向深层沙四段、孔店组以及潜山转移.因此,开展高成熟油气和高演化烃源岩评价的地球化学新技术的研究,对于明确深层烃源岩的资源潜力,优选油气的有利勘探区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四川盆地海相地层志留系-震旦系页岩气和碳酸盐岩储层天然气勘探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针对四川盆地天然气成因和成藏过程,国内学者基于详细的地质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些研究显示,四川盆地天然气普遍存在碳同位素倒转的现象,在深层高演化阶段出现甲烷氢同位素反转。为了解释四川盆地天然气同位素异常,本研究结合数值和理论计算以及模拟实验的结果,提出了深层天然气碳同位素倒转和反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四下亚段砂砾岩中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经油源对比证实,东营凹陷民丰地区产出的凝析油和天然气均来自沙四下亚段盐湖烃源岩。利用实测TOC和生烃潜量数据结合测井资料评价了该区烃源岩,认为沙四下亚段上部有效烃源岩(TOC>0.5%)厚度300-350m,烃源岩品质好,综合评价为优质烃源岩,下部的有效烃源岩厚度薄(100-250m) ,有机质含量低,为差-中等烃源岩。根据地温和压力测定,利
尽管已经发现了大量的深层油气藏,但是有关深层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油气成藏机还不是十分明确。本次研究主要以理论计算和实验分析为手段,对深层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天然气相态特征,包括天然气密度、载度、压缩因子、溶解度和界面张力等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对深层油气藏机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此外,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对克拉2气田的天然气纵向运移特征和地层水中溶解气的演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