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石硫化浮选体系中金属离子在矿物表面吸附特性及其对浮选的影响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w87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铜矿石主要以硫化铜矿石、氧化铜矿石为主,其中氧化铜矿床主要是由于硫化铜矿床上层经长期的氧化作用演变而来。由于相对易浮选的硫化铜矿已经无法满足工业生产对铜矿石的需求,因此氧化铜矿的高效回收与利用成为了补充工业中铜资源的有效来源之一。在实际的选矿生产中,硫化浮选法是回收氧化铜矿的主要方法。在矿物浮选过程中,矿浆中存在多种金属离子,主要来源于共伴生金属矿物在碎磨过程中的溶解、磨矿介质的消耗、人工添加的浮选药剂、浮选用水等,这些金属离子在浮选过程中会对氧化铜矿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增强矿浆中金属离子对矿物硫化浮选的活化效果或避免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有效提高氧化铜矿的浮选回收效率,并对氧化铜矿的高效分选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以孔雀石(Cu(OH)2CO3)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溶液中较为常见的金属离子,Pb2+、Cu2+、Fe2+、Fe3+离子在矿物界面的吸附特性及硫化浮选机制。采用浮选试验、Zeta电位试验、接触角试验、紫外吸附试验、溶液组分计算、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试、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分析,分别对金属离子在孔雀石表面的吸附特性、对矿物表面硫化和浮选的影响进行详细、系统地研究。同时,研究了孔雀石表面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金属离子对多元硫化体系矿物表面硫化效果、捕收剂吸附与可浮性的影响。在自然pH的条件下,Pb2+、Cu2+、Fe2+、Fe3+离子均可在孔雀石表面产生吸附,并能在矿物表面生成一定厚度的吸附层;其中溶液中的Pb2+离子与孔雀石表面的O位点结合,在矿物表面形成了–Pb–O(Pb–CO3)组分,同时溶液中的Pb(OH)+组分与矿物表面的Cu–OH组分发生脱水反应,增强了矿物表面的铅活性位点。加入少量的Cu2+离子后,溶液中的Cu2+离子与矿物表面的O位点结合,生成了–Cu–O组分并增加了矿物表面的Cu组分含量,同时增强了矿物表面的反应活性;加入大量的Cu2+后,矿物表面形成的Cu–OH组分过多,矿物表面–OH组分的含量增加,降低了矿物表面的活性,不利于孔雀石后续硫化浮选。溶液中加入Fe2+与Fe3+离子后,铁离子主要通过形成金属羟基组分(Fe OOH)吸附/沉淀在矿物表面,增加了矿物表面的Fe组分与OH组分的含量,降低了矿物表面与后续浮选药剂的反应活性。在孔雀石硫化前后分别加入Pb2+、Cu2+离子可增加矿物表面硫组分的含量。与直接硫化相比,硫化前加入适宜浓度的Pb2+、Cu2+离子后,矿物表面的–Pb–O与–Cu–O组分增加了矿物表面活性位点,同时活性较高的Pb–S、Cu–S组分在矿物表面产生了吸附。硫化后加入的Pb2+、Cu2+离子可作用在硫化后的矿物表面,使得矿物表面的活性进一步提高,同时促进了溶液中的S组分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在孔雀石硫化体系中加入Pb2+、Cu2+离子,矿物表面形成的Cu–S组分含量有所增加,这说明Pb2+、Cu2+离子的加入对孔雀石表面的硫化有促进作用;但加入高浓度的Cu2+离子后,矿物表面的Cu–S组分占比下降,降低了矿物表面活性,并对加入的浮选药剂有一定程度的消耗,不利于孔雀石的硫化浮选。在孔雀石硫化前后分别加入Fe2+离子后,矿物表面的S组分降低,矿物表面Cu-S组分占比有一定的降低,对孔雀石的硫化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在矿物表面形成的Fe OOH组分降低了矿物表面的反应活性,因此Fe2+离子的加入不利于孔雀石的硫化浮选的进行。硫化前加入的Fe3+离子在矿物沉淀形成Fe OOH组分,同时,溶液中的S组分与Fe组分反应形成Fe–S组分并可氧化为Fe–SOn组分,吸附在矿物表面,使矿物表面的活性降低,并抑制了矿物表面Cu–S组分的生成。Fe3+离子可在硫化后的矿物表面形成Fe OOH组分,同时在溶液中形成的Fe–S、Fe–SO4组分吸附在矿物表面,降低了矿物硫化表面的活性,降低了Cu–S组分的含量。因此Fe3+离子的加入不利于矿物的硫化过程。矿浆溶液中加入Pb2+离子和低浓度的Cu2+离子能够提高孔雀石的疏水性与浮选回收率,在硫化前后分别加入Pb2+离子,孔雀石纯矿物(粒度为–74+37μm)浮选回收率由68.54%提升至94.22%、89.83%,通过浮选闭路试验对实际矿石进行验证后发现,氧化铜矿的回收率可提升5%左右。在硫化前后分别加入低浓度的铜离子,孔雀石纯矿物的浮选回收利率分别提升至75.93%、80.21%,加入高浓度的Cu2+离子后,浮选回收率下降较为明显,实际矿石浮选验证试验表明,加入适宜浓度的铜离子可以对氧化铜矿的回收率有一定的提高;硫化前后分别加入Fe2+离子,孔雀石纯矿物的浮选回收率降低了13.81%、20.42%;加入Fe3+离子后,孔雀石纯矿物浮选回收率分别降低了55.31%、53.34%,实际矿物的浮选试验表明,加入Fe3+离子后,氧化铜矿的浮选回收率有所降低。因此,本论文系统地考察孔雀石矿物–金属离子–硫化剂多相体系中硫化产物在矿物表面的赋存形式,对查明金属离子对孔雀石表面硫化行为的影响、硫化后矿物表面的亲/疏水状态、建立氧化铜矿物表面的疏水调控方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近几十年,随着矿山、隧道、边坡和大坝等岩石工程日益增多,关于土木或采矿工程中岩石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研究也愈发重要。由于矿井(特别是煤矿和其他深部地下工程)的深度不断增加,保障生产过程中岩石的长期稳定尤为关键,其中岩石蠕变作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前人在该领域中已开展了许多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但由于岩石呈各向异性,其组成成分和构造在每英寸上都存在差异。现有研究无法为岩石结构建立良好的设计方法,因此亟需
橄榄石结构LiMPO4(M=Mn,Fe)具有容量高、安全性好、循环稳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和产业化应用潜力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该类材料尤其适用于对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和长循环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电动汽车及储能设备等领域。目前,LiFePO4已实现商业化应用,但其在大倍率快速充放电性能及能量密度(电压平台3.4 V)方面难以满足当前电动汽车及化学储能领域对能量和大倍率快
矿热炉气中含有大量CO(>85%),可作为一碳化工原料气。同时,矿热炉气中CO的资源化利用也能减少大量CO2排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然而,矿热炉气中同时还存在着包括砷化氢(AsH3)在内的多种杂质气体,不仅严重阻碍了CO的资源化利用,还会造成管道、设备的腐蚀以及催化剂的中毒。因此,针对矿热炉气中AsH3的高效净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低温(<200℃)微氧(0.5%~1.
随着汽车的报废和汽车催化剂的失效而产生大量的汽车废催化剂,汽车废催化剂因铂族金属含量高被称为“移动的铂族金属矿山”。从汽车废催化剂中回收铂族金属对于解决我国矿产资源匮乏、供需矛盾突出、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微波冶金是一种新型绿色冶金技术,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尤其是在微波焙烧汽车废催化剂回收铂族金属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以汽车废催化剂作为研究对象,用TM0n0圆柱谐振腔法测量频率为2450
学位
本文是以五彩瓷的文学图像并以人物图为聚焦的研究。文章主要围绕五彩瓷文学图像及人物图的缘起、五彩瓷作为图像媒介是如何演绎文学所指涉的语言内容、语言形象是如何演变为图像中的视觉形象等问题展开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除了梳理清前期五彩瓷人物图形成的基础,还对五彩瓷图像文学特征最显著的几类人物图展开了具体地研究。文章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五彩瓷人物图是如何演绎文学,而总结出语言的形象演变为图像视觉形象的特征和规
学位
锚杆支护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矿山、边坡、隧道等工程领域,并取得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工程设计时常根据极限平衡原理设计锚固参数,忽略了锚固力波动对锚固体疲劳损伤的影响。煤矿巷道的实际工况中,受工作面回采、巷道掘进、爆破等工程扰动,巷道中锚杆锚固力不断波动变化,锚固力波动变化会引起锚杆锚固体的疲劳损伤,锚杆锚固体的疲劳损伤程度关系到巷道围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有必要对锚杆锚固力波动与锚固体的疲劳损
学位
原水作为保障城市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水源,其供水安全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增多,导致中心城区供水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用水总量逐年增加,使得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缺水形势越来越严峻。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性与人类社会需水不均衡性的客观存在,使得兴建调水工程以及开展多水源联合调度等措施成为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中长期径流预报可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