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道德信仰的缺失与重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信仰缺失是全球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生活的转型,道德信仰随之变化,面临着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新旧交替、中西交融、碰撞与融合的转型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对道德信仰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旧的道德信仰动摇,而新的道德信仰尚未确立。一部分人原有的精神支柱逐渐濒临坍塌,而新的精神支柱还没有确立起来,道德信仰处于缺失状态。市场经济社会中,人际交往中情感的、友情的因素逐渐弱化,经济的、功利的因素正在增加,道德信仰庸俗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导致很多人在无形中过分重视工具理性,逐渐否定了信仰的功用;部分官员信念丧失,职业道德败坏,贪污腐败;整个社会表现出对“善”的漠视和对“恶”的纵容。道德信仰能够在道德信息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通过整合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为个体道德行为提供一种稳固的导向,从而排除错误的道德诱导,按自己内心的道德信念行动。道德信仰缺失有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缺乏主导道德规范观念的原因。因此,新时期的道德信仰应当明确理想信念方向,既不能抛弃中国传统道德信仰精华和近代革命精神,又不能忽视公民日常物质利益需求和心理利益补偿需求,既要体现当下的现实性,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在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该借鉴国外信仰教育经验,以道义和仁爱的力量来努力对人类生活和创造活动灌注一种人文关切。信仰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氛围中维系着,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之中的我国,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影响,西方道德倡导的个体自主、个性自由发展等众多理论,使我们一贯坚持的集体主义道德信仰受到冲击。因此,重建我国新时期的道德信仰应当遵循知、情、意、行的规律,通过培养个体对道德规范的认知,营造环境以熏陶道德情感,并利用道德模范榜样示范以引导道德行为选择,以及建立道德信仰激励机制。无论从传统道德文化的历史影响里来看、还是从道德发展的演变规律来看,都不难发现,科学的社会环境氛围旨在潜移默化作用中建立信仰并承载文化的历史延续,是一种他律的表现。真正树立道德信仰,不仅需要维系信仰的外在支撑氛围,更重要的是个体在内心上需要道德、在情感上敬仰道德、在理智上坚信道德、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自我教育,从而形成对社会主义道德的正确信仰。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迅速增加,但所面临的安全形势却日益严峻。因此,尽快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能够有效的识别轨道交通的薄弱环节和风险源,进而提出改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的交流愈发密切,对于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一些城乡客运班线在进行公交化改制后成为新的城乡公交线路,但在改制过程中由于对客流
纪录片被称为影像化的“史书”,其记录的每一个真实、客观的镜头对于后人来说都是珍贵的历史资料。这部“史书”除了有记录自然、反映社会这个基本功能之外,还会对社会产生巨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贸易、投资、技术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不断增加,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世界逐步走向信息化社会,世界经济和市场走向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不透水面积和城市道路路面硬化的迅速增加,阻断了雨水的下渗通道,使得径流系数逐年增大,地表雨水汇集速度加快,洪峰出现时
BT(建设―转移)项目融资模式,是由BOT模式演进而来的,为缓解我国基础建设资金紧张的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BT模式已经在我国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但是与BT模式相关的会计政策尚没有
能源问题是关系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但是,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
中国标准书号(ISBN)是出版产品合法诞生的重要标志,对出版物使用书号进行管理,在我国已有55年历史,其中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956-1986年使用全国统一书号阶段;1986年开始实施中国标准
我国反垄断法所应关注的重点,是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当前我国现实生活中主要为害的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同民生密切相关的“公用企业”垄断的法律规制,这也是该法主要价值和
目的分析PDCA在防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皮肤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6月实施PDCA前110例入住NICU的新生儿纳入对照组,另将2017年7月至12月实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