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世界各国步入老年性社会,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研究者的重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为退行性关节炎或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是关节炎病症中最常见的的一种。通过文献检索追溯,中医临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其独特的疗效且治疗手段多样。但脐针疗法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针灸治疗方法,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着较好的疗效,且本人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其疗效确切,同时由于操作者仅在腹部神阙穴的位置上针刺,临床操作也简便、安全。本人虽一直在临床使用,但未系统研究过,因此借此课题通过临床系统观察脐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并与传统针刺相比较,客观评价脐针的治疗作用,探索性地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本课题研究选择澳洲符合纳入条件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做为临床研究的对象,分为脐针组和普通针刺组。脐针组采用脐针疗法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普通针刺组依据常规针刺组穴进行治疗。在时间、地点等外部环境相似的情况下进行分组治疗,观察、测定、记录脐针组和普通针刺组治疗前后的数据用于统计分析。脐针组:采用脐针选取选穴原则,即“先症状、次系统、再疾病”的原则进行临床诊治,同时按照十二地支配十二经脉的方面,按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本身的病变及经脉循经部位,选定辰(足阳明胃经)、巳(足太阴脾经)、申(足太阳膀胱经)、酉(足少阴肾经)、子(足少阳胆经)位进行治疗。脐针治疗时用浓度为0.5%的安尔碘消毒进针部位后,采用针具为0.25 mmX 25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以脐蕊为中心,向相应的脐壁处探寻疼痛点或敏感点进针,采用平刺或横刺的方法,针刺深度为15~20 mm,采用捻转进针的手法,得气后留针25min,留针期间每5min行针一次。每周治疗2次,5周为一疗程,共治疗10次。普通针刺组:按照《临床针灸学》中治疗膝痛的选穴,患者采用坐位,选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内关、阿是穴、悬钟、大抒、胆俞;若疼痛涉及足阳明经则加足三里;涉及足少阳膝痛加足临泣;足太阴膝痛加太白;足少阴膝痛加太溪;足厥阴膝痛加太冲,足太阳膝痛加委中。治疗时用浓度为0.5%的安尔碘消毒液消毒相应腧穴后,采用针具分为0.25 mm×25 mm和0.25 mm×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按体针进行方法、角度和深度进行针刺,得气后留针25min,留针期间每5min行针一次。每周治疗2次,5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0次。结果:脐针组和普通针刺组在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状况等方面基线一致,表明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首次治疗后,脐针组和普通针刺组在VAS、WOMAC、LKS等方面均显示出较治疗前改善的状态(P<0.05),且在多项评分中,组间比较,脐针组显示出较普通针刺组更好的疗效。1个疗程结束后,两组在VAS、WOMAC、LKS、PRO、治疗感受评分、总体疗效观察等方面,两组均较治疗前有较大的改善(P<0.05),组间比较,脐针组除了在WOMAC分项晨僵以及PRO的心理功能两方面和普通针刺组无差异外,其余各项指标中均比普通针刺组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脐针组较普通针刺组在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各项指标方面疗效明显。在总的临床疗效方面,脐针组有效例数57例,总有效率为95%,普通针刺组有效例数49例,最终总有效率为81.66%。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综合疗效方面存在着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随访,在脐针组上述的57例有效病例中,有3例没有保持治疗期间所持有的临床进步比值,复发率为5.26%;在普通针刺组上述的49例有效病例中,有7例没有保持治疗期间所持有的临床进步比值,复发率为14.28%。两组在复发率方面进行组间比较,经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脐针和普通针刺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脐针和普通针刺治疗该病均具有即刻镇痛、改善膝关节活动等效应,但脐针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3.通过1个疗程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VAS、WOMAC、LKS、PRO、总体临床疗效等评分指标方面,两组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脐针组除在WOMAC分项晨僵指标和PRO心理功能指标方面和普通针刺组无差异外,其他指标评分方面均优于普通针刺组。4.脐针和普通针刺治疗该病均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3个月),且复发率低。脐针治疗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感受度,这一疗法值得临床更进一步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