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山政书》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z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樊山政书》所反映的清末法制变革中樊增祥任藩、臬两司的司法公文为研究对象,围绕转型时期的“变”与“不变”、“新”与“旧”之间的冲突与沟通,及其在司法中的体现这一主旨,从清末法制变革的观念与效果、省级司法理念、省级官员对地方词讼的指导与监控、以及这一时期的司法文体对西方文体的抵制与接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多变的时代中,樊增祥的丰富阅历为其“其于物态诡随,情伪百变,无不揣摩已熟”的“吏才”奠定了基础。樊增祥的司法实践主要分为州县和省级两司两个阶段。州县的司法经验奠定了他“明决”断案的风格,为时人所追捧;省级两司之任给他带来了不同的司法视野,与州县的经验有前因后果的联系,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面对西方法律制度、文化的冲击,樊增祥试图对中西方文明进行调和。他的解决方法是学习西方的制度,但努力把它纳入到中国传统的伦理秩序中。在处理教案中的方法与思维上,樊增祥的这种努力更加明显。这一观念决定了他对具体变法措施的执行态度,也使他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了各种矛盾之中。樊增祥在变革时期对于词讼司法模式的固守,首先体现对州县月报词讼册的批词中。樊增祥的批词代表了清代省级官员对州县词讼的监督与指导,他对于词讼册的要求,可以归纳为文字方面的“好手”与裁判方面的“老手”。月报词讼册制度在清末大多流于形式,体现出清代晚期对于州县地方控制力的弱化。其次通过对《樊山政书》中个案的分析与归纳,认为樊增祥的所代表的省级司法具书面审断、权威维护、效率优先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樊增祥的司法理念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樊增祥的司法逻辑,可以总结为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相结合——律意与情理的综合运用。本文的写作重点在两方面。一方面,较为精细地分析了清末变法措施的地方实践,通过《樊山政书》中咨议局的开设、罪犯习艺所及巡警的举办、以罚金替代笞杖刑等具体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表明清末法制变革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抵制,缺乏现实基础,并不能通过简单的上行下效就能实现。另一方面,在自理词讼上,州县的“自理”权限受到省级官员的严格监控。通过个案的归纳分析,总结出以樊增祥为代表的清末省级官员对于州县词讼指导及监控的思维与范式。《樊山政书》既有时代的局限性,又有代表性。局限性是因为樊增祥个人的个体与主观因素做造成;而代表性是指其公牍具有的范式地位,为时人所推崇、模仿。因此《樊山政书》体现出转型时期的新旧交替与矛盾,就如同樊增祥自称是接受“新法”的“旧人”一样,整个社会都在“新”与“旧”之间徘徊。
其他文献
通过对系统状态变量的运动规律做出某些假设,构建了一种基于经典力学运动方程的状态观测器,这种观测器能精确估计被控对象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而无需知道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提供的定位导航、测速授时等业务,已成为军事战略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欺骗式干扰的存在
目的研究一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275例孕妇的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一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可能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之间于安
采用RDL50电子蠕变试验机和MFP-1000阻尼测试机,对蠕变时效后Al-Mg-Si-Cu合金进行阻尼测试,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蠕变时效后Al-Mg-Si-Cu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人工
我国学术界关于证明对象范围的界定没有大的分歧,认为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是案件事实。但将案件事实作为证明对象是我国过分强调查清案件事实,以法官裁判作为出发点而忽视当事人诉
研究目的:对2003—201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产量的空间自相关性、集聚性进行考察和分析,发现中国粮食生产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方法:GIS技术与空间计量分析方
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订购的CNKI 数据资源为例,根据数据商在线统计的使用数据,分析了CNKI 数据库整体使用情况、分库使用数据、用户使用行为(检索方式、月度数据)等.结合数
<正>目前猪病严重影响着养猪生产,这些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猪场的基础免疫密切相关。在实际生产中,很多猪场因免疫程序不科学、免疫注射不规范等种种原因,导致免疫效果不佳,达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文章首先阐述了数感对小学生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策略,包括结合生活实际,建立数感;注重合作交流,发展数感;开展实践
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源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大量的管理学学者对无形资源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从企业无形资源内涵、外延的界定,无形资源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以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