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无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1a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天无[Corydalis decumbens (Thunb.) Pers.]属于罂粟科紫堇属,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江西、浙江等地。近年来由于市场大量需求及环境的破坏,导致野生夏天无迅速减少,人工种植逐渐增多。夏天无人工种植采用块茎留种,块茎在留种和种植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气候等的影响,从而导致夏天无的品质及产量下降。因此,本研究以江西余江种植的夏天无块茎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夏天无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为夏天无种质资源保存和建立一套新型的无毒种质资源繁育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
其他文献
小麦的加工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蛋白质含量和质量,而小麦出粉率也是决定其是否优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优质强筋小麦郑麦366(A1)和优质弱筋小麦郑麦004(A2)为材料,利用RNA-seq技术构建优质麦籽粒发育转录组,以转录组研究获得的Unigene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挖掘在强筋和弱筋材料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得到品质相关的基因。研究结果为:1.优质小麦籽粒发育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库建立通过高通量
学位
棉花纤维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天然纤维原料,其在纺织工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棉花纤维品质成为研究棉花的首要目的。随着基因克隆技术的不断改进,大量的在棉纤维发育阶段优势或特异表达的基因被克隆出来。本实验挑选了7个已报道的棉纤维发育优势表达基因(GhACT1、GhCAD1、GhCCR1、GhExp1、GhExp2、GhCIPK1和GhPL),首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以上7个基因分别在纤维品质
学位
苜蓿是目前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一直以来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草场植被的严重退化及草场生态环境的破坏,细菌、真菌、卵菌等各种菌及病毒病原引起的植物病害都导致苜蓿作物产量降低,由于畜牧业对牧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培育出大量优质高产苜蓿来补充畜牧业对牧草日益增加的需求,这项工作已迫在眉睫。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需借助生物技术辅助育种,生物技术是紫花
学位
棉花穴盘基质育苗移栽技术是具有省时、省力、省工、省地等特点,有利于扩大植棉面积,促进我国棉花总产量的稳定增长。作为一种新型的育苗移栽技术还有很多问题在研究和探讨中,本文主要探讨不同移栽叶龄对棉花的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对棉花三桃结构、以及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单位面积的种植密度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对棉花三桃结构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其结果如下:(1)2叶期移栽、3叶期移栽、4叶期移栽棉花的单株
学位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高产优质,在解决我国国民口粮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试验田种植的中早35和淦鑫203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光谱技术对水稻冠层的反射光谱进行测定,并用来监测水稻的生长长势和氮素营养状况。试验设置五个不同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水稻的冠层光谱特征,以及冠层光谱特征参数与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鲜生物量、干叶重以及叶绿素含量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
学位
钙离子是植物逆境胁迫中重要的第二信使。环境胁迫中产生的各种钙信号,能被植物细胞中特定的钙离子感受器识别和解码,并通过与互作蛋白的相互作用转导钙信号,进而产生一系列特定的生理生化反应。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简称CBL)是植物特有的一类钙传感蛋白。自CBL-CIPK信号系统被发现以来,CIPK一直被认为是CBL的唯一靶蛋白分子,两者相互作用参与一系列环境改变引起的钙离子信号途径。但近期的文献报道,拟
学位
小麦贮藏蛋白中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s,HMW-GS)和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ow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s, LMW-GS)是决定小麦面粉品质优劣的重要因素。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占总的小麦谷蛋白的40%,对面团的延展性和食品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是小麦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之一。野生二
学位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棉花基因组测序目前已经完成,对棉花中功能基因的研究也进入到更深更广的阶段。为了更好的研究棉花基因的功能,需要利用转基因的方法进行基因功能分析,但棉花的遗传转化实验周期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转化率低。而用瞬时转化技术可方便、快速的验证启动子活性,蛋白质与蛋白质互作,亚细胞定位等,有助于快速分析棉花来源的基因功能。
学位
本研究采用大区试验方法,2012年试验早、晚稻均选用等行插秧机和宽窄行插秧机对8个常用品种移栽进行田间试验;2013年试验早、晚稻均选用宽窄行插秧机对2个不同类型品种移栽,每品种均设置由2个株距(11.5cm(L1)、13.6cm(L2))和4个取秧面积(1.05cm2(S1)、1.44cm2(S2)、1.83cm2(S3)、2.23cm2(S4))构成的8个基本苗来进行田间试验。通过对水稻群体发
学位
为探讨利用东北粳稻品种作为赣北晚稻苗期遭受洪涝灾害后的补救品种,于2012~2013年开展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播期、秧龄、密度和氮肥运筹对产量影响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迟播条件下不同粳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在生育期方面,东北早粳品种(龙粳24、龙粳26、龙粳21、长白9号、松粳9号、吉粳83号、辽星1号、盐丰47)南移后,生育期相对原产地明显缩短,叶片数减少;在不同播期中,各品种叶片数未出现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