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炭修复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污染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众所周知,水中的硝酸盐有使人发生致癌的危险,饮用了含高浓度硝酸盐氮的地下水后,容易因缺氧而患高铁血红蛋白症,严重的可致死亡。因此本文采用废铁屑和活性炭联合作用对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进行修复。本课题也是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科技合作项目《沿海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基础研究》的子课题之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在静态实验中分别研究了初始pH值、硝酸盐氮初始浓度、铁炭投加量、溶解氧(DO)等各种不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1)在酸性范围内,pH越低,反应越快;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溶液中的H+逐渐被消耗掉,溶液的pH不断升高。 (2)硝酸盐的去除速率随着硝酸盐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降低; (3)投加的铁屑与硝酸盐氮的最佳质量配比为400:1; (4)在硝酸盐去除反应的过程中,水样中的溶氧逐渐降低,水中的溶氧对反应的影响十分微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动态实验中,研究了铁炭填充柱的单因素影响以及柱子长时间的运行效果,得出如下结论: (1)溶液的pH值是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的去除效果远远大于中性条件下的去除效果。 (2)停留时间和硝酸盐的初始浓度对硝酸盐的去除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硝酸盐的去除率随停留时间的增加迅速提高,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3)在相同的进水流速条件下,随着填充柱长度的增加,硝酸盐的去除率明显提高;填充柱越长,硝酸盐的去除率提高越快。 (4)柱子在酸性条件下长时间运行过程中,随着铁屑迅速被腐蚀,在铁屑表面产生氧化膜并逐渐增厚,阻碍了铁与硝酸盐的接触,同时也减少了柱子的孔隙率,导致了柱子的处理效果和渗透性同时下降。 3.铁炭处理硝酸盐的反应为动力学一级反应。 4.机理研究表明:(1)Fe0是铁屑还原硝酸盐反应唯一的电子供体,其腐蚀产物为Fe3O4;氨氮是铁屑还原硝酸盐氮的主要产物,N的平衡率为98%~101%;铁屑在接近中性条件下去除硝酸盐的反应方程式为: NO3-+2.8Fe0+0.8Fe2++2.2H2O=NH4++1.2Fe3O4+0.4OH-。(2)活性炭在硝酸盐去除过程中除了具有吸附作用以外,还与铁屑发生微电解作用,大大提高了铁屑还原硝酸盐氮的效果。 5.实际地下水长期实验过程中,采用规格为①60mm×500mm的玻璃填充柱,在水样pH=6.73,初始硝酸盐浓度53.35mg·N/L,停留时间为10h的条件下,柱子在2个月的时间内持续稳定运行,日处理水量为3.5L;出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在3~11mg·N/L之间(平均浓度为7.13mg·N/L),氨氮的生成率约为72%。
其他文献
水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问题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内分泌干扰物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两大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界定不是依据其化学性质,而是依据其生物学效应。这样,包括杀虫
本论文是以河北省辛集市某制革工业小区的综合制革废水处理改造工程设计与运行为依托,旨在总结出在综合制革废水水质成分复杂,有机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废水中硫化物含量高的
和田市团城街区具有独特地理特征与特殊的气候条件,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团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变为极为重要.文章通过分析历史街区形态,为和田市团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稀土氟化物由于其优异的热、电、磁和光学等性能,在激光、显示器、通信、荧光标记、离子导体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近年来,关于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的研究主要在集中在以下两个
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结构在光,声,电,磁,热等领域表现出很多优异的性能,而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米纤维具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积,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TiO2、ZnO等n型氧化物半导体,作为一
膜生物反应器将生物处理技术与膜技术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具有对污染物高效去除、排泥量少和优质稳定出水水质等优点,成为一种新型、快速发展的污水回用技术。但是,它也有耗能大等
可生物降解聚碳酸酯是生物医用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脂肪族聚碳酸酯降解后生成二氧化碳和中性的二元醇,是一类表面溶蚀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加工性能,而且种类繁
  本文从我国茧丝绸行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现状的大形势入手,分析阐述了我国缫丝行业生产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技术装备和工艺、产品质量和档次,以及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消耗量和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能源紧缺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燃料的消耗量增加排放大量的污染物,从而导致环境污染的加重。当环境污染和
从纪念法老神权的金字塔,到现代社会大众消费文化主导下的各种纪念性建筑,建筑的纪念性这一概念不断被重新阐述、并加以拓展,但营造“崇高”感一直是建筑体现其自身纪念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