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全面正确地了解32%吡唑醚菌酯·氟吡菌胺悬浮剂在葡萄园中施用后其有效成份吡唑醚菌酯和氟吡菌胺的残留消解行为。本论文采用添加回收实验,借助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技术,研究并建立了葡萄和土壤中吡唑醚菌酯和氟吡菌胺的同时检测方法;并于2018年在我国陆地境内10个代表性地区开展了符合GAP规范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其在葡萄上的残留消解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吡唑醚菌酯和氟吡菌胺在五种土壤中的消解行为,得到其消解半衰期,并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其消解半衰期之间的关联性;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氟吡菌胺在五种土壤及矿物中的吸附行为及影响因素。这些结果将为指导吡唑醚菌酯和氟吡菌胺及其相关制剂在葡萄上的科学合理使用,评估其生态环境风险,以及因其不合理使用引起的污染修复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葡萄和土壤样品均采用乙腈提取,PSA固相分散萃取净化,HPLC检测;吡唑醚菌酯和氟吡菌胺在葡萄和土壤中的定量限均为0.05mg/kg,最小检出量为1.0×10-9g,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都符合农药残留量分析与检测的技术要求,可以用于检测葡萄和土壤样品中吡唑醚菌酯和氟吡菌胺的残留量。(2)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上的消解半衰期为4.81~7.87d;氟吡菌胺在葡萄上的消解半衰期为3.80~5.09d;在施药后的21d,吡唑醚菌酯和氟吡菌胺在葡萄上的残留量均未超过其MRL值。(3)吡唑醚菌酯在褐土和水稻土中易消解,而在红壤、黑土和潮土中较易消解;氟吡菌胺在红壤、褐土和水稻土中易消解,在黑土和潮土中较易消解;吡唑醚菌酯和氟吡菌胺的消解半衰期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的pH值之间的相关性较差。(4)氟吡菌胺在五种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用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最好,其次是颗粒扩散方程,Elovich方程最差;其等温吸附过程均能用Linear和Freundlich方程较好的表达。(5)氟吡菌胺在供试矿物中的吸附动力学用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Elovich方程,颗粒扩散方程最差;其等温吸附过程用Linear和Freundlich模型可以较好地表达;pH值对氟吡菌胺在供试矿物中的吸附的影响不尽相同,氟吡菌胺在高岭石、蒙脱石、高岭石-针铁矿、蒙脱石-针铁矿中吸附量变化的总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在pH值为7时,达到最小值,而在针铁矿中则是随着pH值的增大而缓慢上升;当温度为35℃时,氟吡菌胺在供试矿物中的吸附量均达到最大值;氟吡菌胺在供试矿物上的吸附形式不同,可能形式有电荷转移、质子转移、氢键作用、络合作用、偶极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