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适的诗歌特点及其诗歌观念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cat8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给了诗人们极度的热情和高度的自信。高适,视“治国、平天下”为自己的人生准则,一生追求功名,欲辅佐君王、济世安民,实现王霸大业是他的人生理想,而诗歌只是他建功立业的辅助工具。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高适的诗歌出现了异于一般诗人的特点,反映出了他心中特殊的诗歌观念。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高适的生平。文章首先从高适的家世入手,分析了位居高官的祖辈对高适的个性、才情、禀赋及人生理想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适的求仕历程。高适客居梁宋三十年,与众多文人、官员交游,以求荐举;另外,高适还曾三次出塞,欲投笔从戎,从幕府入仕。第一次欲求信安王李祎幕下,第二次欲投安禄山幕下,但都以失败告终,第三次遇哥舒翰,终于迎来十年达官。第二部分:高适的诗歌特点。对应于高适迫切的求仕心态,他的诗歌也出现了相应的特点。首先是诗歌中济世情怀的体现:高适一直以济世安民为其人生目标,不甘心做一平凡人,所以在他的诗中,他总是以济世者的身份出现。即使是在自己生活困顿的情况下,他的诗歌也不纯粹是反映民生疾苦,更重要的是借此提出自己的“经济策”。其次是在诗歌中体现了其人格的压抑:盛唐干谒风盛行,高适为求荐举,作了不少干谒诗。因为是有求于人,诗人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人格,违背原则地对众人都加以唾弃的李林甫、安禄山等人歌功颂德,在他的人格中留下了遗憾。最后是前后期诗歌的变化。高适前后期官运有很大差异,诗歌也呈现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是数量上的变化,就现存诗歌资料来看,后期诗歌的数量大大减少;另一方面是内容和风格上的变化,尤其是边塞诗,出现了很大不同。第三部分:高适的诗歌观念。诗歌在盛唐有一种特殊的功效,一个人诗歌成就的高低,可以直接跟他能否入仕挂钩。高适并非一个专业的诗人,因为在他内心,很多时候诗歌只是他入仕的一种工具,换言之,他把诗歌当作了仕途的敲门砖。在他的诗歌中,有两种诗很明显的体现了他的这种观念,一种是干谒诗,一种是隐逸诗。除了仕途的敲门砖外,诗歌在高适还有另外两种观念。一种是其失意情绪的宣泄口。高适自负有高才却长年不遇,因此内心非常愤懑、不平、无奈,此时诗歌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宣泄方式,高适通过它来控诉对这个社会的不满。另有一种就是抒情写意的文体,诗歌在高适笔下,也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这就
其他文献
钻孔咬合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沿海软土地区得到了应用,然而对于这种新型深基坑围护结构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还没有一个全面的分析总结。本文
面对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为顺应时代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充分开发语文教育自身丰富的人文资源并显示其蕴涵的精神价值,本文提出了“语文植根于人文精神,课外阅读教学的
碎裂状岩体路堑高边坡的稳定性目前已成为工程界非常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该问题尤其突出。目前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是设计和施工期间的稳定性分析和
中西方绘画是在两种不同的造型观念影响下产生的两个不同的绘画体系,其中重要的绘画语言“线”的意义、内涵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对“线”的认识既用线理论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出明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手段、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及教学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工作者开始考虑和实施基于本校网络资源的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全新的
作为西方美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 ,对崇高美的论述和探讨一直没有停止。从朗吉弩斯开始 ,艾迪生、博克、文克尔曼、康德、席勒等美学家都做过精辟的论述 ,直到进入利
论著、实验研究、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等应附有中英文摘要。(1)摘要以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为标题顺序列出,不分段落。(2)为便于英文独立检索,英文摘要要有相应的英文文题、作者姓
针对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学生出现的若干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采取加强写作信心的培养、强化作文素材的累积、进行规范的写作训练等相应的教学策略,切实提升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具有单相的Li2EuSiO4结构的Li2Sr1-x-ySiO4:xCe3+,yTb3+系列样品。荧光光谱研究表明,Li2SrSiO4:Ce3+发射很强的蓝光,最强的激发峰位于360 nm;而Li2SrSiO4:
在管理学上,权变论研究者主张以"普遍价值"为基础,并借"超y理论"方式研究"管理效率"问题。但是,即使像"雷丁领导效率三因素模型"这样最具有代表性的权变论学说,在其与"普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