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南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效应及气井产能响应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开发过程中煤储层渗透性的动态变化及产能的动态响应,论文通过大量的测试数据、煤层气井工程数据及开发数据分析、各种煤层气地质与开发理论知识的运用,分别探讨了煤储层物性对煤储层渗透率的贡献、影响气井产能和渗透率动态变化的地质、工程因素,定量—半定量化主要因素对渗透率的影响程度,建立了地质、工程因素→渗透率动态变化→产能动态响应的评价模型,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研究区相适应的开发建议。主要取得如下认识:沁南煤储层孔隙以吸附孔为主,孔裂隙之间的连通性较差;裂隙以C、D类较小裂隙发育为主,裂隙彼此间的连通性较差且多被矿物质充填。这种孔裂隙发育特征决定了沁南煤储层渗透率整体偏低。影响沁南煤层气井产能高低的地质因素主要包括煤层埋深、含气量、临储比、地下水动力条件及气井所处的构造部位,主要工程因素包括煤层气井的排采制度、压裂效果及井网部署等。同时通过耦合分析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与地质条件及开发制度的关系,阐明影响开发过程中渗透率动态变化的地质及工程影响因素,最终建立了地质、工程因素→渗透率动态变化→产能动态响应的评价模型。经过计算,得出开发过程中沁南地区煤储层绝对渗透率由于煤基质自身的弹性模量平均下降10.0%;500m埋深的煤层在开发过程中,绝对渗透率降低8.8%;1000m埋深的煤层在开发过程中,绝对渗透率降低11.5%。通过驱替压差实验得出在驱替压差未到达压降临界值之前,煤岩渗透率不发生变化,当驱替压差大于压降临界值时,煤岩渗透率降低,降低幅度与驱替压差之间呈明显的指数关系。针对沁南地区煤储层地质特征,建议首选顶板埋深500-700m、含气量大于15 m3/t、远离断层、临储比大于0.6煤层作为煤层气开发目标层;采用欠平衡钻井技术并在施工前对钻井液进行改善;采用地面垂直井、水平井及多分支水平井开发。对于连片开发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可以采取丛式井网形式开发;开发期间,在早期排水期,建议采取比较大的降压幅度和比较大的排采冲次,分别为0.022MPa/d和3.0次/min;出现产气高峰后,开始缓慢降压和降低冲次,分别为0.002MPa/d和0.4次/min。
其他文献
泥河湾盆地是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非常集中的地区,从1923年至今,已经发现了众多早、中、晚期遗址,出土了丰富的文化遗物和许多重要的遗迹。本文对泥河湾盆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以及企业寻求海外运营的多样化,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显著上扬。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海外并购正逐渐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升价值链地位
单体液压支柱的损坏是影响煤矿开采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单体液压支柱损坏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结合具体的原因,制定了煤矿单体支柱的修理策略,对提升煤矿液压支柱的使
由于城市公用事业具有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投资专用型强的特点,城市公用事业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一项社会福利实行垄断化经营。传统的规制理论认为垄断的市场结构在自然垄
1997—1999年发掘的天津蓟县青池遗址,为研究燕山南麓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一批新资料。文章通过对青池遗址所出新石器时代陶器进行分析,区分出三个年代组,分属于兴隆洼
自仰韶时代开始,遗址中的房址、窖穴等遗迹上常见涂抹一层白色石灰状物质,梁思永先生称之为“白灰面”。根据考古资料,将史前白灰面房址从仰韶早期至二里头时期的发展历程分
【关键词】安徽;龙山时代;城址  【摘 要】安徽是中国境内史前时期城市遗址发现数量较多的地区之一,此地的史前城址分属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考古学文化。这些城的兴建,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中国龙山时代筑城运动的产物,在安徽地区史前时期社会复杂化和早期文明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引 言  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新的聚落形态是社会复杂化进程中的重要物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形势迅速发生变化,很多企业紧跟着迅速发展起来。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求员工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因此企业需要保持与时代发展共同进步,保证企业思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ma)是动脉硬化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受累的动脉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血管壁局部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
苔丝家门前有一棵树。苔丝说,那是她的树。她喜欢在她的树上荡秋千,在树下宿营。苔丝很爱她的树。苔丝6岁。苔丝的树175岁。对一棵枫树来说,它已经很老了。一天晚上,外面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