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翼尖涡引起的阻力机理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__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翼尖涡是大型客机飞行尾迹以及扑翼飞行尾迹中主要涡系结构,由其诱导产生的涡致阻力和升力在大型客机阻力研究以及扑翼飞行的高升力机理中占据重要的作用。Ellington[1]以及Dabiri[2]通过涡系结构的演化来分析流体动力的产生机理,进而为分析翼尖涡产生涡致阻力的机理提供一种崭新的思路。翼尖涡是由于扰流和压差而产生的,所以,可以通过简化,利用平板的启动产生最基本的翼尖涡结构,取得对应的基本理论和机理。针对该类基本的翼尖涡,Ringuette[3]通过对不同展弦比的平板启动产生的翼尖涡进行分析,发现当翼尖涡不再生长时涡致阻力趋于定常。但是,他们并未对翼尖涡的演化过程以及涡致阻力产生的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平板启动的过程,并采用基于随体坐标的流函数方法确定翼尖涡的边界,进一步利用涡量矩定理分析翼尖涡产生的涡致阻力,取得相应的结论如下:翼尖涡的演化存在明显的三个阶段:1.翼尖涡快速生长阶段,该阶段翼尖涡基本吸收平板脱落的全部涡量,同时翼尖涡涡核未与平板发生分离。2.翼尖涡涡核与平板分离并向下游传输的阶段,该阶段翼尖涡通过吸收和夹带作用增加自身的强度,同时该阶段翼尖涡的尾迹会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而形成一系列的小涡系结构。3.翼尖涡稳定的吸收环量并保持与平板的一起运动,而不再进一步向下游传输。涡致阻力也经历三个明显的过程:由于翼尖涡快速生长而使涡致阻力快速增长的阶段;由于涡核向下游的传输翼尖涡生长变缓而导致涡致阻力的下降阶段;以及翼尖涡开始稳定而引起涡致阻力趋于定常的阶段。本文进一步通过实验的手段初步探索了三维翼尖涡涡系结构的演化过程,发现翼尖涡的演化过程也存在三个典型的过程。
其他文献
基于导波的压电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是当前国内外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系统的软硬件集成化研究是该领域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在已有的压电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硬件集成技
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发现、探测和识别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军事和国民经济领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的产生和发展,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成为当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据采集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数据采集系统的速度和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高精度传感器应用领域中,不但要求数据采集系统以高采样精度来达到纳
界面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开展弱界面粘结对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论文采用非线性弹簧元模拟界面,用
现在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从汽车、航空、石油、电信到金融、股票、制药等大多数工业需要计算机辅助来完成。随着计算机所要完成的工作越来越复杂,其软件
重复使用运载器的研制和技术开发是当今航天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重复使用运载器飞行参数高度耦合、变化范围大,强烈的非线性导致其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对当今已有理论提出了极大
气固两相流测量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工业过程中,如电厂发电、钢铁冶炼、化学以及食品工业等。对气固两相流参数的精确测量及实时监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工业过程的
曲面重构是逆向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从散乱数据曲面重构的实际需要出发,对散乱数据的预处理、三角化、曲面重构以及基于DMIS的联机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进一步丰富或
传统的大尺寸测量方法,在测量效率和测量范围、测量精度方面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工业测量的要求,所以需要引入wMPS——光电扫描式多站角度交会测量系统。wMPS在继承传统大尺寸
溅射物是空间碎片的主要来源之一,也称为二级碎片,是由尺寸较小的空间碎片经超高速撞击航天器后反向溅射生成。溅射物属于小于1mm的微小碎片,所携带能量不足以穿透航天器表面,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