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等学校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基地,自觉担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然成为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良好效果的核心要素。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着复杂多变的高校内部环境和高校外部环境,如何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部协作和外部协调,深刻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运作的有益探索,同时考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运作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优化的对策建议,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最大化效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着眼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效能的最大化发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进行专门研究和整体探索,希冀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有效”、“有为”与“有位”,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满足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对当前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问题的代表性观点进行系统分析,一方面阐述各种学术主张的优势和不足,另一方面从历史和逻辑的双重意义上揭示理论的演变过程,从而客观地看待和吸收这些理论学说的真谛,消除理论探讨中只有争鸣、没有共鸣的不利局面,期望达成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问题”的基本理论共识。
第二部分总体分为两大板块,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有益探索和问题考量两个方面。有益探索方面: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在指导思想、组织建设、业务建设、制度建设和学科支撑多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问题考量方面:本文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凸显出多重职能发挥的用力不均、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运用不足、主体内部的有机整合度不高、对自身工作身份认同不明、主体的素质和结构仍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第三部分从经验总结、问题反思和前景瞻望多方面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可行性路径,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宏观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和主体系统优化提供依据和奠定基础。主要内容是:澄清目标困惑,培养价值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明确自身定位,树立“多位育人”的工作理念;架起沟通桥梁,有效利用共享平台联动协作;立足主体系统,积极尝试多方整合与转型;完善德育系统,形成“四维互动”整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