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预测及其生物降解的促进方法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w53839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修复技术以其成本低、二次污染少等优点,已成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土壤修复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等POPs与土壤之间较强的疏水相互作用,使得部分POPs难以从土壤表面脱附进入水相而被微生物充分降解利用。且由于POPs与不同土壤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不同,使得不同土壤中POPs的生物可利用性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导致对不同污染土壤中POPs存在的生态风险难以衡量,对生物修复的可行性难以判断。因此,有效评价土壤中POPs的生物可利用性,并采取措施促进POPs的生物降解是目前土壤生态风险评估和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相关研究中发现,羟丙基-β-环糊精(HPCD)水溶液对土壤中四环以下PAHs的萃取量可以反映出PAHs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弱,并可预测PAHs在土壤中的生物可利用性。但当将HPCD萃取法用于不同种类的土壤时,其对PAHs生物可利用性的预测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由于有机质是土壤中限制POPs生物可利用性的主要组分,有机质的组成及其对污染物吸附能力的差异对HPCD萃取法对POPs生物可利用性预测能力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环糊精对POPs的增溶作用使其有潜力作为添加剂促进POPs的生物降解,环糊精能否促进不同POPs的生物降解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本论文一方面以土壤/沉积物的有机质各组分为研究对象,旨在考察土壤中限制POPs生物可利用性及影响HPCD萃取法对POPs生物可利用性预测能力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考察HPCD萃取法对不同种类POPs及POPs混合污染体系中POPs生物可利用性的预测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考察环糊精对不同POPs分子的包结能力,探讨环糊精对不同POPs生物降解的影响。为预测土壤中POPs的生态风险、评估不同POP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的可行性以及提高POP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菲为模式污染物,从七种不同来源的土壤/沉积物中提取得到有机质组分胡敏素及胡敏酸,通过HPCD萃取实验和微生物降解实验,比较了不同有机质中菲的生物可利用性,并考察了不同有机质对HPCD萃取法预测菲生物可利用性准确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土壤/沉积物和胡敏酸相比,胡敏素对菲的吸附能力最强,其吸附的菲最难被HPCD萃取,且对菲生物可利用性的限制程度最大。对于土壤/沉积物及其胡敏素,HPCD萃取率与菲的生物降解率线性相关,且两者表现出近似1:1的关系。这说明了HPCD萃取法准确的预测不同土壤/沉积物及其胡敏素中菲的生物可利用性。对于胡敏酸,七种胡敏酸中菲的生物降解率均在90%以上,菲的生物降解率显著高于HPCD对菲的萃取率,这表明胡敏酸中一部分处于吸附态的菲可能被降解菌直接利用,而土壤中过量胡敏酸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HPCD对于预测菲生物可利用性的准确性。(2)为了判断HPCD萃取法能否用于预测不同POPs分子在土壤中的生物可利用性,分别考察了HPCD对土壤中不同PAHs和DDTs的萃取率与其生物降解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在5种PAHs混合物的污染土壤中,HPCD对芴、菲、荧蒽和芘的萃取率与其在土壤中的生物降解率接近1:1的关系,而HPCD对蒽的萃取率显著高于蒽的生物降解率;在DDTs污染土壤中,HPCD对p, p’-DDT并o, p’-DDT的萃取率与其生物降解率呈现出近似1:1的关系,而HPCD对p,p’-DDD和p,p’-DDE的萃取率均显著高于其生物降解率。此结果表明HPCD萃取法对不同POPs的生物可利用性预测的准确性还受不同POPs分子性质差异的影响。(3)以菲为模式污染物,以非水相流体(十六烷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模拟体系,通过计算机分子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分别考察p-环糊精(p-CD)和HPCD对非水相流体中菲的萃取能力及其对菲生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环糊精可以有效的将菲从非水相流体中萃取进入水相,并促进了其中菲的生物降解。相同浓度的HPCD和β-CD, HPCD对菲生物降解的促进效果优于p-CD,这源于HPCD对菲较高的结合常数。不同浓度的环糊精对非水相流体中菲的萃取量与菲的生物降解速率呈现正相关,这表明环糊精对菲生物降解的促进主要源于其大大的促进了菲从非水相流体向水相中的分配。(4)分别在水相和土壤体系下考察了HPCD对PAHs和DDTs生物降解的影响。在水相降解体系中,HPCD加入使5种PAHs混合物中芴、菲、荧蒽和芘完全降解所需时间由7天缩短为5天,而蒽的生物降解率由63%提高到75%。在老化20天的土壤中,HPCD的加入仅能显著提高水溶性最低的蒽的生物可利用性(p<0.05);而对于老化100天的土壤,HPCD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蒽、荧蒽和芘的生物可利用性(p<0.05)。两种老化时间下,HPCD对芴和菲的生物降解率均没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HPCD的加’入能否提高土壤中PAHs的生物可利用性主要受到PAHs的疏水性和老化时间的影响。HPCD的加入使水相体系中4种DDTs的生物降解率降低了30%-50%,且HPCD的加入使土壤中4种DDTs的降解率均有显著的降低(p<0.05),这表明HPCD抑制了DDTs的生物降解。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与PAHs相比,HPCD对DDTs较高的结合常数使得与HPCD结合的DDTs难于被降解菌利用。
其他文献
<正>瘫痪指的是神经系统的外伤或疾病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以损害部位为准分为:偏瘫、交叉瘫、高位截瘫、下肢瘫痪、单瘫、周围神经损害所致之瘫痪[1]。该类患者发病快速,病后
介绍了多晶硅生产副产物四氯化硅渣浆处置技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通过对最早引入的间歇耙式处置工艺的介绍,引出桨式连续处置工艺,并通过比较突出了桨式连续处置工艺的特点和
为了研究燃料泵的吸液特性,使用AMESim软件建立了燃料泵仿真模型,以水下航行器的燃料泵为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进口压力和转速对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腺癌的SUVmax与有关因素的关系及周围型肺腺癌及鳞癌的18F-FDG PET/CT显像相关因素的对比研究。并进一步研究18F-FDG PET/CT对周围型小肺癌诊断及分期中
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质量的高低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以及关注。在当前来看建筑外墙渗漏技术在建筑施工当中具
丁酸是一种在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学物质,本论文以酪丁酸梭菌为丁酸生产菌种,开展了纤维床固定化发酵葡萄糖和糖蜜产丁酸的研究。首先为确保实验室现有
学习型组织已成为各界公认的当代组织理论,但目前很多学习型组织的实践却不尽人意。除其理论本身的一些问题外,人们所持的低层次的甚至是错误的学习方法对学习型组织造成了很大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是引发肝细胞癌﹙HCC﹚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MicroRNA﹙miRNA﹚在调控HBV的复制和致病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研究miRNA在HBV相关性HCC﹙HBV-HCC﹚进程中的
目的分析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产妇中,出现大出血的患者120例进行本文研究。将12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不规则三角网常用于地形的可视化,其生成算法一直是国内研究热点。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是构建不规则三角网的主要算法。讨论了平面域离散点生成Delaunay三角网算法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