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钢造粒塔抗震体系研究及应用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pollyzhan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高塔造粒方式进行复合肥生产,能够提高复合肥氮的含量,生产出作物实际需要配比的复合肥。尿素造粒塔既是一种高耸构筑物,也是尿素生产中的重要化工设备。在设计尿素造粒塔时,不仅要满足工艺生产的条件,还应满足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以确保化工生产持续正常运转。因此,开展造粒塔结构分析研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造粒塔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麻烦、进度慢,为了满足塔体的抗震性能,必须把复合肥的生产装置放在塔底,增加了复合肥工艺生产的复杂性。本文以湖北洋丰集团有限公司造粒塔工程为背景,改变传统造粒塔的结构设计形式,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体系,加快了施工进度,通过在钢管混凝土柱之间加设双杆件支撑,不仅改善了塔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而且可以把生产设备放置造粒塔顶部,缩短了物料在系统中的运行周期,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是:1、对塔式结构及钢管混凝土结构发展做了简要总结,并对本文所需用到的分析方法及原理进行叙述。2、根据某工程98米高钢造粒塔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分别用软件SATWE和SAP2000建立了有限元空间结构分析模型,该模型采用钢管混凝土柱结构,柱与柱之间的支撑采用两个空心钢管连接。3、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该塔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分析。选取三条实际地震记录输入进行时程分析,分别用X向、Y向地震输入。分析结构的受力、侧移情况。计算结构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及其沿高度的分布,分析有无突变。对内力和变形较大的部位及构件进行分析,找出结构的薄弱环节。4、通过两个软件的运算,其得到的计算结果用来反分析及验算,优化设计。为工程设计提供计算结果,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5、最后希望通过用两种软件的计算分析来论证该造粒塔设置双杆件支撑来控制结构侧移作为一种既有效又经济的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其他文献
磨料射流割缝技术是八十年末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解除近井地层污染及扩大低渗油层渗透率的新工艺,具有穿透深,无二次污染,泄流面积大,施工效果显著等特点。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在飞机结构设计中,非线性因素不可避免。本文以高超音速流下的,在俯仰自由度上含有立方非线性刚度的二元机翼为研究对象,采用二阶活塞理论计算二元机翼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随后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说它常用,是因为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新授到练习巩固,各个环节都可以运用;说它有效,是因为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另外,它还有利于训练口语、培养表达能力,对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有一定的益处。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数据统计在应用中总会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基于安全科学对统计学进行分析,研究安全系统统计的范围,制定安全指标。详细分析统计学在当下的发展及应用,创建安全的统计学,提高
我国“西电东送”北通道电力的外送,主要采用远距离、大容量、较高串补度的输电模式。在这种输电模式中,多模态次同步谐振正成为威胁机组安全和电网稳定的现实难题。本文以内蒙上都电厂串补输电工程为例,在分析多模态次同步谐振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研究因机电扭振互作用所引发的次同步谐振参数特性,考察机组出力、电厂开机台数、线路投运数及负荷对次同步谐振的影响,提出规避次同步谐振的措施及建议;针对次同步谐振中暂态力矩放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铁路、公路及城市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桩基础广泛的用于桥梁、塔架、重型构筑物、堤坝、高层建筑及沿海地区的多层建筑。上述结构物在正常情况下,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感应电机以其低成本,高可靠性以及对环境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宽广的工业应用领域取代了直流电机。然而,随着各种先进的控制策略提出,新的问题也逐渐出现。首先,传统的调速系统中由于前端采用不可控整流器,会带来诸如:能量无法双向流动、网侧电流的非正弦化会对电网造成“污染”,限制了变频器的应用范围。此外,在各种控制策略中用到的多种传感器也会增加系统成本,降低系统工作的稳定性。随着电力电子
在实际应用中,压电材料结合一层弹性基底(压电材料和弹性基底材料结合)构成了智能材料。这种结构可以对外界的机电环境产生一个响应。本文研究稳态载荷作用下的一个有限弹性基
现今体育场悬挑屋盖结构大多数以密集桁架作为受力结构,密集桁架大多数位于屋盖下方紧靠支撑屋面,对屋面周围的风流场影响较大。由于桁架结构相对主结构来说尺寸过小,在风洞实验
SoC(片上系统芯片)技术是当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为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和难得的发展机遇。SoC设计的最大特征是IP的复用和集成。随着SoC技术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