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国电报局研究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onlys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报局1880年由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奏准设于天津,后迁至上海。该局总领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的电报建设,因线路之广设而获取丰厚报费收入,成为晚清经营最佳的新式企业之一。本文以晚清中国电报局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这一官督商办企业在晚清社会近30年的发展历程,探寻电报局的特质及其与晚清社会的密切关系。受史料限制,学界至今尚缺乏对电报局的系统研究,本文在发掘新材料的基础上,力图填补这一学术空白。晚清中国电报局的建立,既有洋人私设电报线所带来的压力,也有中国社会内部对发展电报通信的需要,加之边疆危机的压力,多种因素迫使清政府开展大规模的电报建设。因政府财力有限,电报局采取官督商办形式,向社会发行股票以招募资金用于架设电线和局务开支,政府委派官员进行管理与控制。电报发局建立初期,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困难重重,总办盛宣怀通过开设电报学堂、制定招股章程、与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合作等行动,为电报局的顺利发展创造了条件。电报局在中法战争中贡献突出,社会影响力亦逐日提高。中国电报局在建设国内电报线的同时,顺应电报事业发展潮流,与外国电报公司签订接线合同和齐价合同,并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维护中国电报权益。但是政府的高额报效与总办盛宣怀的专权敛财,本质上阻碍了电报局的发展。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趁机侵夺中国电报主权,造成中国电报事业的极大损失。在总办盛宣怀等斡旋下,电报股商付出巨大代价收回电信主权。清末新政,清政府决定将电报局收归国有。股商为维护权益做出坚决抵制,但迫于政府压力而将电局股票卖出,电报局最终被收为国有。中国电报局的艰难发展,体现了中国破除保守力量束缚、发展新兴生产力的近代化过程。电报局中官商关系之角力,深刻反映出专制政府力量对企业发展的双重影响。电报技术的推广深刻改变了信息传递方式,从而引起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一系列变化,推动城市近代化,带来社会的进步,并为传统政治之革新提供了动力。
其他文献
经济政策实验一直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难题.本文提供了一个基于主体的宏观经济模型--ASMEC-I,用于模拟分析宏观经济的运行动态和政策效应.在ASMEC-I模型中,宏观经济由大量的微观
[目的/意义]在保证高校图书馆网站实现原有目标价值和满足服务流程、服务评价要求的前提下,努力强化网站功能的社会性和交互性,同时增加图书馆网站附加值。[方法/过程]综述目
本文试图跳出就技术论技术、就管理论管理的传统思维模式,从法的角度去全新阐释现今中药监管的内涵。得出如下结论:中药现代化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是管理问题,管理的法制化具有
垄断行业改革是我国行业(企业)改革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对垄断行业进行了初步改革,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开放势在必行,
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规模的逐步增大和公共财政框架的确立,我国财政管理已进入以支出管理为重点的新阶段。财政支出管理是政府的一种专业性管理行为,是对国家财政支出进行计
<正>前段时间到美国参访,适逢美国波士顿爆炸案凶手焦哈尔出庭受审。波士顿爆炸案这一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案件,在事发两年之后再次引起世人关注。在美国时,新泽西州森坦纳瑞
企业集团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新型组织,也是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参与竞争的一种必然趋势。企业集团管理要以“利润为目标、财务为中心、资金为重点”。资金管
在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中检索2001—2010年关于期刊编辑工作方面的被引文献1万2 852篇。其中:被引1次者5 494篇,占42.4%;被引5次以上者2 499篇,占19.4%。基本符合"二八定律"。
纪录片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伴随中国电视同时产生的中国电视纪录片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