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硝化脱硫工艺可有效处理含硫废水,并生成单质硫(文中简称“生物硫”)。所产生的生物硫不被分离的话,会被继续氧化为硫酸盐,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国内外对生物硫的性质以及分离回收方法的研究比较少,而且多停留在理论阶段。本研究旨在通过定量探究反硝化脱硫工艺产生的生物硫的理化特性,并针对其特性进一步探索合适的分离回收生物硫的方法。最终,分离生物硫的工艺装置被成功设计出来,并且可连续运行。本研究针对粒径分布、Zeta电位、能谱分析及电镜扫描,这4个方面特性进行了探究。针对生物硫的理化特性,初步选定了合适的生物硫分离回收方法——混凝沉淀方法,并通过参数优化试验,确定分离回收生物硫的最佳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出了生物硫分离回收的连续运行装置;并与反硝化脱硫工艺耦合成反硝化脱硫-硫分离工艺。结果表明,反硝化脱硫工艺可得60%左右的生物硫转化率。生物硫颗粒粒径总体呈正态分布,大部分颗粒粒径在2um-30um之间,体积平均粒径为27.156um;Zeta电位值约为-20mV,在±30mV之间;生物硫颗粒呈表面粗糙的圆球状,表面有很多小的突起,为大分子多聚物;生物硫颗粒中硫元素质量含量约为50%。生物硫的以上性质都表明其可用混凝的方法被分离。通过混凝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PAC对生物硫的絮凝分离效果明显优于微生物絮凝剂和PAM,投加量为2.5mg PAC/mg S时,生物硫絮凝率在87%-92%之间,比微生物絮凝剂和PAM分别高出0.6倍和0.8倍;浊度去除率在92%-98%之间,比微生物絮凝剂和PAM分别高出1.1倍和2.4倍。最优投加量下的优化pH值为5.5,此时,生物硫絮凝率上升到88%-96%,比微生物絮凝剂和PAM分别高出0.7和1.1倍;浊度去除率上升到93%-99%,比微生物絮凝剂和PAM分别高出0.7和1.6倍。最优投加量和pH值下的优化絮凝搅拌强度是120r/min,此时,生物硫的絮凝率进一步上升至90%-98%,比微生物絮凝剂和PAM分别高出0.5和1.2倍;浊度去除率上升至94%-100%,比微生物絮凝剂和PAM分别高出0.7和1.3倍。反硝化脱硫-硫回收耦合工艺的连续运行结果表明:对生物硫的分离效率高达90-92%,浊度去除率也在93%左右。并可实现一定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