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液电效应的水激波时域特性及煤体致裂效果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liunan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层气又称瓦斯,是导致井下爆炸等安全事故以及温室效应的气体,同时也是一种清洁能源。合理利用煤层气不仅能降低煤矿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减少大气污染,又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所需的能源。然而,我国高瓦斯矿井中95%以上的煤层存在渗透性较差及煤质偏软的缺陷,导致抽采钻孔极易堵塞,抽采率偏低等问题。因此增加赋存瓦斯煤岩体的裂隙度成为煤层气抽采中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煤层钻孔注水高压脉冲放电致裂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动静荷载耦合致裂煤体的手段,逐渐引起越来越多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高压脉冲放电产生的液电效应,形成高压脉冲水激波,水激波通过液体介质作用于煤体,使其产生不规则的大范围贯通裂纹,从而达到增加煤层渗透性的目的。脉冲水激波作为一种特殊的动载荷,其时域特性(包括波前时间、上升沿斜率等)对煤体中裂纹的动态扩展影响深远。不同的水激波时域特性表示煤体中的裂纹从外界吸收能量的速率不同。而受其自身材料属性的限制,煤体中的裂纹在扩展过程中释放能量的速率存在一个极限值。在这两种能量速率的博弈下,煤体裂纹的扩展模式也不相同。为此,针对水中高压脉冲放电产生的水激波,本文通过控制不同的放电电压和静水压力来获得不同的水激波波前时间及上升沿斜率。着重研究了波前时间及上升沿斜率随放电电压和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煤体致裂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冲击波的相关知识及水中高压脉冲放电生成水激波的机理,从理论上分析了水激波波前时间及上升沿斜率随放电电压和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推导出了波前时间及上升沿斜率关于放电电压和静水压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公式表明:波前时间与放电电压和静水压力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的关系,而上升沿斜率与之相反;(2)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了水中高压脉冲放电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水压力一定时,放电电压越高,水激波的波前时间越短,上升沿斜率也越大;而在放电电压一定时,静水压力越大,水激波的波前时间越长,上升沿斜率越小。实验结论与理论计算公式的结论相一致。(3)结合冲击载荷下裂纹扩展的基本知识,通过分析后发现:水激波波前时间能够通过影响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来影响煤体中裂纹的扩展。将波前时间引入到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公式中,得到了含有水激波波前时间的应力强度因子理论计算公式。(4)利用RFPA-Dynamic数值分析软件研究了波前时间对裂纹扩展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不同的波前时间对煤体中应力波的传播及声发射现象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同时不同的波前时间下裂纹的扩展模式也不同:较短的波前时间产生数量较多的短小裂纹,而较长的波前时间则有利于裂纹长度的扩展。总之,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钻孔注水高压电脉冲水压致裂在煤层瓦斯抽采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从能量观点来看汽车制动过程是将汽车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制动器的摩擦转变为热能,并向大气耗散的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摩擦块的工作状态将直接影响制
在局部综合法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根据齿面接触分析(Tooth Contact Analysis, TCA)结果进行修正,是现行计算螺旋锥齿轮加工参数(含刀具几何参数、机床调整参数)的主要方法,但未能充分考虑载荷对传动性能(含齿面最大接触应力、齿根最大弯曲应力、传动误差幅值、重合度等)的影响,使得齿轮副的寿命、噪音未达最优水平。论文针对这一不足,提出一种计算螺旋锥齿轮加工参数的改进方法:由局部综合法计算
目前,我国具有粉尘爆炸危险和尘肺病危害的矿井大量存在,严重威胁到煤矿安全生产和人员健康。作为煤层开采最基本的生产工序之一,钻孔是矿井主要的尘源之一。本文着眼于解决
锂离子电池以其优越的性能已成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主导电源,并逐步拓展为电动汽车(EV)和混合电动汽车(HEV)用电源,且智能电网储能电站的发展也
随着我国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增长的飞行需求同现有空中交通服务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单一的空中交通管制已难以满足交通需求持续增长的需要,实施科学、有效的空
瓦斯爆炸事故是我国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严重威胁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对瓦斯爆炸事故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文在分析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源的基础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极度匮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而伴随着低碳环保概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绿色建筑技术成为建筑行业未
桁架结构由于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刚性好,抗震能力强、能够承受多方向的荷载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合理的设计桁架,使它在满足多种约束条件下,每根杆件都能最大限度地承
汽车半主动悬架在控制品质上接近于主动悬架,且结构简单,能量损耗小,是汽车悬架技术的发展新趋势。论文以某型带非独立悬架的微型车为研究对象,应用理论与仿真分析方法,以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