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六种常见绿化树种光合特性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y_su26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导致的温室效应及由此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变迁有深远的影响,是生态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该研究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北京地区玉兰、银杏、杜仲、华东椴、马褂木和五角枫6个常见绿化落叶阔叶树种叶片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6个树种的光合曲线都呈双峰型,发生明显的"午休"现象.强光、高温和低湿是引起"午休"的主要环境因子.6个树种的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也呈双峰型,但叶片胞间CO<,2>浓度因树种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玉兰、华东椴、银杏和五角枫的胞间CO<,2>浓度在午间呈现谷值状态,而杜仲和马褂木出现了小的峰值,因此玉兰、银杏、华东椴和五角枫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是受气孔限制,杜仲和马褂木属非气孔限制.不同的光照条件下,6个树种的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相同,都是随着C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同样的CO<,2>浓度下,几个树种的气孔导度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光照条件改变时,气孔对CO<,2>浓度的敏感性发生改变.强光辐射下伴随光抑制的发生,气孔导度降低也对所测树种的光合作用不利.升高CO<,2>浓度使6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大幅增大,光饱和点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提高了叶片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对光抑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由于种间差异和所处的生长发与阶段不同,适宜几个树种光合作用的CO<,2>范围不同,玉兰在800μ mol·mol<-1>左右,杜仲和华东椴在800~1 200μ mol·mol<-1>之间,五角枫在1000~1200μ mol·mol<-1>之间,马褂木在1200μ mol·mol<-1>左右,银杏在1200~1400μmol·mol<-1>之间.从光合作用对CO<,2>浓度瞬间升高的应急反应来看,未来CO<,2>浓度加倍甚至更高有利于这几个树种的光合作用.CO<,2>浓度加倍条件下,玉兰的光合最适温升高了2℃,华东椴升高了4℃,银杏和杜仲的光合最适温未升高.饱和水汽压亏缺(VPD)对温度变化敏感,而气孔对VPD十分敏感,温度升高时VPD增大引起气孔导度(Gs)减小会限制叶片对外界CO<,2>的吸收,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这可能是高温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前我国电网系统广泛采用集中供电方式,发电设施与负荷中心在空间上往往存在较大距离,电能需求与供给曲线在时间上也往往不能吻合。这种电能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衡问题,影
脂质储存是细胞和生命体的普遍特征。在细胞中,脂质储存在一种特殊的细胞器——脂滴。脂滴广泛存在于从细菌到人类的不同物种中。脂滴是由单层磷脂层包裹的中性脂和外周覆盖着
从已知的混沌驱动系统出发,恰当地拆分驱动系统线性部分使其稳定,采用输出信号的线性变化关系构造出响应系统,由此给出一种构造广义混沌同步系统的理论方法.将该方法分别应用
水稻生殖发育包括花形态建成,传粉受精以及授粉后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但是,我们对这些过程分子机理的了解非常有限。利用我们实验室构建的含10,000个非冗余基因水稻cDNA微阵列
  小型断路器是一种过电流保护断路器,工作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230/400V的商业、民用住宅或类似场所,用来保护输电线路末端的电线(或电缆)和用电设备,也可以在正常情况
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动向,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智能电网建设中电网的规模会不断扩大,电网结构也会越来越复杂,如何有效的进行智能调度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而其中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则可增强电力系统的预测能力,大大改变电网的调度和预警机制。对于目前电网调度决策支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利用Agent技术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电网的特征
起源于下丘脑的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广泛地支配包括脊髓在内的几乎所有脑区,一般认为其广泛地调节中枢神经元的活动和各种脑功能。我们近年来研究了该系统对中枢运动结构神经元
  本文介绍了多巴胺是视网膜明暗适应的过程中重要的神经调质之一,其分泌随着光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多巴胺可以通过调节水平细胞间的缝隙连接在视网膜的明暗适应中发挥作用。多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生活在欧洲的一种兼性超寄生蜂Encarsia tricolor(膜翅目Hymenoptera、蚜小蜂科Aphelinidae、Encarsia属).它的雌性个体寄生在粉虱内,是粉虱的初级寄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