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意义与构式意义的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 : 28次 | 上传用户:sky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力对词汇与构式的意义关系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分析,旨在探明构式对于词汇的制约作用及词汇对于构式意义的影响在词汇和构式的意义发展与变化中所起到的作用,并进而对构式与词汇之间的意义冲突、构式意义的压制机制和词汇及构式意义变化的动因有所认识。在上述问题的讨论中,对与之相关的一些重要语言理论问题,本文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根据构式语法理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不仅来自于其所包含的词汇,表达式所包含的语法构式同样具有意义。如对于句子而言,其意义包含动词意义和论元结构构式意义两个方面。这一观点引发了这样一个疑问,即语句所包含的词汇意义和构式之间具有何种关系。构式语法理论(主要是Goldberg构式语法)对于动词意义与构式意义间的静态关系作了细致的描述,但对于动词意义与构式意义如何“熔合”而构成句子意义,则分析得不够透彻。对于这一问题,Goldberg构式语法简单地认为二者是一种叠合的关系:动词意义或者与构式意义相重叠,或者与构式意义相互补足而构成句子意义;对于包含相同动词的不同构式间的句子意义差别,以及包含不同动词的相同构式间的句子意义差别,Goldberg认为都应归结为构式所具有的多义特性,而动词在通常情况下意义保持不变。这一看法割裂了词汇与构式间不可分割的意义关系,与认知语言学基本理论认识相左,也与语言不断发展变化的事实相违背。为此,针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薄弱环节,本文主要围绕词汇与构式的互动关系问题展开讨论,旨在为词汇与构式之间的意义关系提供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解释方案。此外,对此问题的讨论所取得的认识,还可能对涉及语言形式与意义变化的重要语法问题,如语言意义的发展演变问题、句法与语义的接口问题乃至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问题等,产生新的认识和思考。本文除“引言”和“结语”之外,共包括四个部分,内容分别为介绍本文理论背景、探讨词汇意义特征、界定构式及讨论构式意义的本质和论证词汇意义与构式意义间的互动关系。第二章较详细地介绍了构式语法理论,包括其产生的背景和主要观点,着重讨论了构式语法理论的优越性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讨论了词汇的多义性特征,并分析了词汇语义学关于词汇特征分析在语法研究中的作用。根据认知语义学的相关词汇意义理论,我们认为,词汇意义的确定不能脱离词汇所存在的语言环境来进行,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汇所激活的背景框架的不同方面被突显,因而体现为不同的意义;词汇意义本质上是多变的,在结构上体现为原型范畴特征,即词汇意义存在着常规意义与非常规意义之分;词汇常规意义是词汇的典型用法,该用法经过反复使用及广泛传播,已为特定语言社团所认可,作为语言单位存储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词汇之中,而非常规用法是出于认识与表达的需要对已存在的语言结构的创新使用,但其用法尚未取得单位属性,只能在特定语言使用环境中被激活;词汇的非常规用法是对其常规用法的引申,二者体现了同一认知域的不同侧面,在概念上体现为转喻关系。第四章针对构式语法理论中有关构式的界定所存在的争议,通过比较构式语法理论不同框架所界定的构式定义,从理论继承性及创新性两个方面来考虑,尝试确定合理的构式定义。此外本章还讨论了构式意义的性质。主要讨论了Goldberg的“动词单义论”和构式意义层次分析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的看法:对于构式意义,我们认同Goldberg关于构式具有多义性的看法,但是这种多义性体现为一种层级性,即构式作为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知识是以“分类网络”的组织形式存在于语言使用者的大脑中,处于不同层级的构式在意义上体现为不同的抽象度,构式层级越高,其意义越抽象或越泛化;构式多义性同样体现为原型范畴特征,存在中心意义与非典型意义之分,构式的中心意义与用于该构式中的典型动词关系密切;和词汇多义性所产生的原因一样,构式非典型意义产生的动因同样是出于人们认识与表达的客观需要,但其产生的机制并非是中心意义在句法层面进行转换或继承的结果,而是与进入该构式的非典型词汇的意义有关。第五章具体分析了词汇与构式的互动关系,并着重讨论语义压制的认知机制与限制条件。词汇与构式的关系存在两种情况:相互融合和相互冲突。典型情况下,与特定构式相联系的中心动词与构式具有相互吻合的意义,构式的意义就是最初来自于常出现于该构式的动词,这往往是该构式的典型意义或中心意义。因为认识的不断扩展以及概念表达的需要,非典型动词进入构式,二者存在意义上的冲突或错位,因而构式中心意义和进入该构式的非典型词汇的意义产生互动。至于引申意义的产生,我们认为,应该是构式与词汇互动的结果:构式对词汇产生语义压制,使词汇发生突显转移,而词汇的独特语义信息对构式所反应的事件结构进行突显,并在反复使用的基础上逐渐产生新的构式意义,即构式引申意义。本章最后通过现代汉语的存在句式和“副+名”结构,对词汇意义与构式意义的互动关系作了具体说明。
其他文献
光开关是光通信网络中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的关键节点器件。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高速光开关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传统光开关因为多种因素限制了它们的响应时间,包
当事人理论是民事诉讼的三大理论基石之一,它不仅具有高度的理论研究价值,构成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基础,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提供基本思路和解
进入21世纪,土耳其的教师教育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与挑战:一是师资的严重短缺;二是地区之间存在着严重差异,特别是农村地区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三是师范生的录取缺乏有效的评价
根据在澳洲的访学经历和交流,对澳洲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特点进行了调研,发现澳洲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和管理方法与我国存在有较大的不同,澳洲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注重科
2011年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显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经过多年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规范化建设问题仍比较突出。推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要
警示缺陷是缺陷产品的一种分类,我国警示缺陷产品的判定标准存在一定问题,《产品质量法》释义中又专门指出,需要根据每一案件、每种产品的情况具体分析,做出结论。由此就会带
火灾探测器网络是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由于射频技术的限制,火灾探测器网络都是有线系统。而事实上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对于无线火灾探测器网络有着相当多
从人的意识和个人因素事故致因模型出发,探讨了潜在危险存在的情况下,人的意识活动过程和个人因素与事故发生之间的联系;分析了不同的意识状态下,个人因素对于潜在危险的感知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地增加。这就给高等学校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日益困难。如何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
20世纪以来,建构主义成为风靡全球的理论流派。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