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朝杨应琚治边活动和治边思想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ain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应琚,字佩之,号松门,辽海(辽宁开原)汉军正白旗人。出身于官宦世家,历任西宁府佥事、两广总督、闽浙总督、陕甘总督等职。杨应琚作为清代乾隆朝时期一位重要的边臣,对他的治边活动和治边思想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杨应琚的家世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杨应琚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杨宗仁、父亲杨文乾皆是清代的重要大臣,对于杨应琚居边从政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他也有着重要影响。第二部分以其任职先后为线索,主要论述杨应琚的治边活动。杨应琚在任职西宁道期间,尽心竭力,调整西宁府军政建置,巩固边防。他重视发展当地的儒学、社学、义学,创设书院,并亲笔撰写《西宁府新志》,为西宁地区的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任职两广、闽浙总督时,杨应琚在沿海贸易整顿、边防建设以及民生改善方面有一定的作为。在陕甘总督任上,杨应琚统筹战后善后事宜,在陕甘总督行政建置的调整中积极的建言献策,并对新疆乌鲁木齐以东地区的行政建置进一步完善。不仅如此,杨应琚在经济建设上也多有作为,对边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部分分析和总结杨应琚的治边思想,以求更加深入了解杨应琚。总体来说,杨应琚是一位精明强干的治边重臣,他在清代边疆治理中的表现是值得肯定。他的边政生涯大都致力于治边活动,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他的治边思想,对清代边疆治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其他文献
异位妊娠的疾病编码和手术操作编码具有特异性,其并发症和手术操作都有其独立的编码,容易发生编码错误。收集2020年某院妇科病案2126份中异位妊娠病案365份,对异位妊娠病案编码进行质控分析,主要诊断编码错误率5%,手术操作编码错误率11%,错误主要原因是编码员没有阅读病案,对疾病缺乏了解。异位妊娠分类于O00,其中腹腔妊娠编码为O00.0,输卵管妊娠编码为O00.1,卵巢妊娠编码为O00.2,其他
学位
亲爱的念祖:你好!听说你即将回国,我们都非常高兴。你在美国生活多年,在看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后,一定会对中国式的浪漫产生诸多疑问,因此,我特地写这封信来与你谈谈“中国式浪漫”。中国人的含蓄内敛是出了名的,被人认为不懂浪漫,但是中国人真的不懂浪漫吗?从《我和我的祖国》钢琴乐谱当中的音符形似一幅中国地图,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武汉五峰一家亲,长乐人民送真情”,再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的中国文化都可看出中国人并
期刊
After airing on Feb.4,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Beijing 2022 Winter Olympics continues to occupy Chinese social media platforms with more details discovered and discussed by netizens,who praised the
期刊
学位
亲爱的表弟:展信佳!听说你回国的日期已定,我很高兴,欢迎你回来!上次我们通信时,你提到我们中国人不懂浪漫,你感到有些困惑。其实不然!且看我给你写一写“蒹葭苍苍”中的中国式浪漫。说起浪漫,它大概是一种情感表达中行为和心灵所产生的共鸣,让我们久久徜徉其中,感到美好与温情。莎翁剧中有罗密欧在花园里对朱丽叶的长情告白,字字直击灵魂。我们也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样的缠绵悱恻,令人动容
期刊
目的 深入挖掘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治疗CKD3期患者的用药配伍规律,为CKD3期患者的中医药特色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张大宁教授诊治的108例CKD3期患者的完整医案并从中提取中药处方,运用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研究纳入的305首中药处方共涉及101味中药。使用频次较多的中药为生黄芪、土茯苓、川芎、丹参、五灵脂、五味子等;药性以温
论文以英雄史诗《江格尔》的不同版本为研究对象,统计分类其中的饮食名称,并通过探讨饮食文化及其文学表现手法,揭示口承文化与饮食文化中对食俗知识、礼仪教养、社会秩序的认知。第一章从说唱者、记录者、方言等三个方面对《江格尔》不同版本中出现的饮食名称的异同原因进行研究,揭示饮食名称在其特定文本中的清晰与模糊、具体与抽象的体现特征和写具体性、神话性、抒情性表现。第二章通过运用饮食文化研究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将
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该病的不可逆性,大部分患者将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因各种并发症而死亡。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没有特效方法,多采用对症治疗,终末期肾病多采用透析、肾移植等方法。随着对祖国医学理论的不断挖掘,中医方法可为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提供新的可能,然而目前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当以扶正为主还是祛邪为主众说纷纭。本文基于对中医“肾主气化”理论的重新认识,旨在探讨“肾失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