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重力热管换热及流动特性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x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紧缺现状以及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高效利用能源且提高换热设备效率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热管因其高导热性及布置灵活性已成为学者们的研究方向并且走入各工程领域。基于大量学者对气液两相流流型及重力热管传热特性的研究现状,本文以三种充液率重力热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及模拟研究在不同倾角、加热功率及蒸发段长度下重力热管的传热及流动特性,为强化热管换热提供参考,研究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倾角和充液率均影响着重力热管的启动特性。启动时间随倾角的增加以先减后增的规律变化,其中65°的启动时间最短;重力热管完成启动的时间随充液率的增大而延长。重力热管的启动形式受充液率影响较大,启动形式分为低充液率的平稳过渡型启动和中高充液率的温度突变型启动。倾角和加热功率分别影响着重力热管的壁温分布及稳定性。倾角改变管壁两侧润湿度的均一性,各工况上下管壁温差随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对比温差结果得蒸发段最大,冷凝段次之,绝热段最小。壁温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呈阶梯式抛物线型增长并逐渐达到稳定,间歇沸腾周期随加热功率的增加而延长,重力热管运行越来越稳定。各因素改变对传热特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验工况下,随着倾角的增大,管壁上下侧的蒸发和冷凝传热系数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总传热热阻先减后增,最佳传热倾角范围为55°~65°。随着充液率的增大,蒸发段传热系数先增后减,冷凝段传热系数减小,总传热热阻减小。重力热管传热热阻随加热功率的增加而减小,且降低速率逐渐变缓。蒸发段长度的增长提高了的蒸发段传热性能。根据流函数矢量图及不同工况下的相态分布图,本文阐明了各影响因素对换热及流型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倾角越小气液分层现象越明显,不同倾角的管内两相流流型仍以泡状流为主;相比来说充液率对管内流型有明显影响,高充液率的气泡生长周期较长,弹状流的出现几率较大;蒸发段长度长短对传热初期管内气液分布影响很大,当蒸发段长度小于液池高度时,未被加热的液池中气泡体积和数量明显减少,总体传热效果较差。
其他文献
在岛礁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建筑材料匮乏、远距离运输成本高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岛礁的开发和建设。采用岛礁珊瑚碎屑作为骨料制备珊瑚骨料混凝土,可在一定程度缓解岛礁工程建设的原材料难题。岛礁混凝土结构濒水构件常年半浸泡在海水中,其中一部分常暴露于海洋热湿气候环境中,另一部分浸没于海水中。因此,研究半浸泡海水中珊瑚骨料混凝土Cl-传输行为并建立其传输模型,对保证濒水基础设施耐久性具有十分重要
学位
传统的城市公园设计一般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景观效果为主要目标,强调景观性及游人的参与性,而较少涉及城市排水防涝、雨洪安全等问题,较不强调对雨水径流的控制和收集利用,更不谈及为城市提供雨水滞留、净化、消纳的空间。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尤其在近年以来我国城市水环境日益严峻,内涝灾害频发、河湖水体黑臭、水资源短缺,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建立城市雨洪管理系统的重要性。而海绵城市作为新兴
学位
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与推进,建筑机器人成为产学研界的研究热点,预制混凝土构件精细化抹平机器人作为建筑工业产业链中的关键设备,其关键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对提高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平,保障预制构件产品质量,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预制混凝土构件精细化抹平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预制构件定位和作业路径规划等问题研究,提出了基于SURF算子特征提取的双目视觉立体匹配定位
学位
当前,我国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为表征的复合型污染问题日益突出,NOx作为重要前体物,亟需进一步减排。电力行业首先启动超低排放改造,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技术实现了NOx超低排放。而对于非电行业众多工业炉窑,如焦化、砖瓦等,因其排烟温度低,工作负荷不稳定的特点,无法复制电力行业成熟的SCR技术,随着这些工业炉窑NOx的排放标准日益严格,迫切需要探索经济高效的脱硝方法。本文利用自制的
学位
融雪除冰剂的使用会造成沥青路面性能衰退,为分析道路融雪剂对沥青材料的影响和作用机理,论文选取浓度20%的三种不同组成的有机融雪剂A3N、A2C、A2A和传统氯盐融雪剂,开展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静态浸泡腐蚀试验。设置清水浸泡作对照,以7d为一周期,开展六周期腐蚀,测定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布氏粘度、复数剪切模量、车辙因子、疲劳因子和相位角的变化,研究融雪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并用Verhul
学位
黄土土性复杂、具有多孔性、崩解性,经历自然环境和频繁的人类活动影响后,极大可能发生崩塌、地面塌陷及滑坡等重大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纤维加筋技术可以对土体改良加固,是预防工程土体地质灾害的常用解决措施之一。黄土大多存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当气候与温度发生变化时,黄土便会经历干湿循环,土体结构会遭到显著破坏,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目前玄武岩纤维加筋黄土的研究较少,且很少考虑到干湿循
学位
煤矸石为煤的一种伴生废弃物,在洗煤加工过程中被分离出来,一般占煤炭采掘量的10%~20%。我国是产煤大国,煤炭采掘量位于世界前列,积存了大量的煤矸石,大部分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较低,一般就近堆放在采掘地,占用了周围的土地资源。将煤矸石作为粗骨料应用于构件中,一方面能有效缓解天然骨料的短缺,同时也能使其产生价值,变废为宝。本文以陕北地区榆神府矿区煤矸石为粗骨料,种类为非自燃煤矸石。分别以0%、40%、7
学位
地震作为一种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由于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近年来发生地震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因此抗震研究是建筑设计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桥梁作为交通网络的枢纽工程,受到地震破坏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直线桥相比,曲线桥能更加适应不规则地形并且满足空间上的需要。但另一方面,曲线桥结构复杂,其不规则性容易产生弯扭耦合效应,受到地震影响更易产生破坏且难以维修。根据已往多
学位
在新农村发展的过程中,乡村建筑盲目追求城市建筑的形式、新材料新工艺的迅速植入打破了传统地域民居建筑的稳态,造成农村民居混乱无序发展现状。民居建筑经历数千年的实践与智慧,其间蕴含的优秀特质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珍宝,无疑需要继承与发展,现代化发展带来的环境危机日益严峻,我国住建部于2016年提出的八字方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至此,如何使民居建筑在保留地域特色的同时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需
学位
本试验选取1株高效的好氧反硝化同步生物诱导钙沉淀菌株H12(Acinetobacter),研究其在进行高效反硝化和生物诱导钙沉淀的同时,其去除氟(F-)的特性和机制。在保证高效去除Ca2+,NO3--N的前提下,研究了不同有机物(丁二酸钠、乙酸钠和葡萄糖)对氟(F-)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丁二酸钠为最佳碳源。通过连续测定实验研究了不动杆菌(H12)同步去除F-、Ca2+和NO3--N的特性,结果表明
学位